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导航论文--各种体制的导航系统论文

基于虚拟仪器的捷联惯性导航算法测试平台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惯性导航系统第11-14页
        1.1.1 惯性导航系统的分类第11-13页
        1.1.2 国内外惯性导航系统的研究概况第13-14页
    1.2 系统仿真技术第14-21页
        1.2.1 系统仿真技术概述第14-16页
        1.2.2 计算机仿真技术概述第16-17页
        1.2.3 计算机仿真方法的特点第17页
        1.2.4 计算机仿真方法的作用第17-18页
        1.2.5 虚拟仪器仿真技术概述第18-21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仿真平台的原理及设计第23-30页
    2.1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原理第23-26页
        2.1.1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第23页
        2.1.2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的初始对准第23-24页
        2.1.3 常用坐标系及物理参数第24-26页
    2.2 测试平台的方案设计第26-29页
        2.2.1 平台的设计思想第26-27页
        2.2.2 平台的功能第27-28页
        2.2.3 平台建立的软件环境第28-29页
        2.2.4 平台硬件系统构成第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测试平台的实现第30-45页
    3.1 数据生成模块的原理及实现第30-38页
        3.1.1 仿真轨迹数据生成第30-36页
        3.1.2 陀螺仪仿真第36-37页
        3.1.3 加速度计仿真第37-38页
    3.2 数据解算模块的原理及实现第38-44页
        3.2.1 速度解算第39页
        3.2.2 位置解算第39-40页
        3.2.3 姿态解算第40-44页
    3.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测试平台的仿真实验第45-59页
    4.1 改进平台的轨迹误差实验第45-51页
        4.1.1 多样化航迹生成第45-49页
        4.1.2 空气阻力影响实验第49-51页
    4.2 捷联惯导算法评估实验第51-53页
    4.3 测试平台的功能扩展第53-58页
        4.3.1 程序调用第53-57页
        4.3.2 程序移植第57-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59-61页
    5.1 本文总结第59页
    5.2 研究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符号与标记(附录1)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通道通信系统的算法研究及验证
下一篇:基于H.264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