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法净化泥磷制取次磷酸钠尾气中PH3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31页 |
·泥磷简介 | 第15-19页 |
·泥磷的来源 | 第15-16页 |
·泥磷的组成及性质 | 第16-17页 |
·泥磷的治理方法 | 第17-19页 |
·次磷酸钠简介 | 第19-22页 |
·次磷酸钠的应用 | 第19-20页 |
·次磷酸钠的制取方法 | 第20-22页 |
·磷化氢简介 | 第22-30页 |
·磷化氢的性质 | 第22-23页 |
·磷化氢的用途 | 第23-24页 |
·磷化氢的处理方法 | 第24-29页 |
·磷化氢的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实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第31-41页 |
·实验流程 | 第31-32页 |
·吸附实验流程 | 第31-32页 |
·解吸再生实验流程 | 第32页 |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32-33页 |
·实验气体与试剂 | 第32-33页 |
·实验设备 | 第33页 |
·分析方法 | 第33-37页 |
·泥磷成分的分析 | 第33-34页 |
·磷化氢浓度的测定 | 第34-36页 |
·吸附剂的表征 | 第36页 |
·实验用流量计的调整和校正 | 第36-37页 |
·改性吸附剂的制备 | 第37-38页 |
·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37-38页 |
·制备流程 | 第38页 |
·正交实验 | 第38-39页 |
·解吸再生实验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67页 |
·泥磷组成分析 | 第41页 |
·洗气液的选择 | 第41-42页 |
·吸附剂筛选实验 | 第42-45页 |
·吸附材料筛选 | 第43页 |
·空白吸附剂的吸附实验 | 第43-44页 |
·吸附剂改性后的吸附实验 | 第44-45页 |
·吸附剂单因素实验 | 第45-53页 |
·吸附剂制备工艺实验 | 第45-50页 |
·吸附操作条件实验 | 第50-53页 |
·吸附剂正交实验 | 第53-57页 |
·吸附剂解吸实验 | 第57-60页 |
·解吸流速的影响 | 第57-59页 |
·解吸温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吸附剂再生实验 | 第60-62页 |
·吸附速率常数测定实验 | 第62-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吸附净化机理研究 | 第67-85页 |
·吸附剂表征方法 | 第67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工作特点 | 第67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工作特点 | 第67页 |
·吸附剂表征结果分析 | 第67-80页 |
·SEM表征结果 | 第68-73页 |
·SEM表征小结 | 第73页 |
·XPS表征结果 | 第73-80页 |
·XPS表征小结 | 第80页 |
·机理分析 | 第80-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85-87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建议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附录A 泥磷成分分析方法 | 第94-98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进行的研究和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