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论 超越价值虚无主义的思想道路与辩证法的思维方式 | 第12-20页 |
第1章 价值虚无主义作为时代的病症 | 第20-54页 |
1.1 价值虚无主义的现实表现 | 第20-31页 |
1.1.1 神圣性的退隐 | 第20-23页 |
1.1.2 主体中心主义的兴起 | 第23-25页 |
1.1.3 价值的位移 | 第25-31页 |
1.2 价值虚无主义的理论自觉 | 第31-54页 |
1.2.1 尼采之前的思想家对虚无主义的揭示 | 第31-33页 |
1.2.2 尼采哲学对虚无主义的阐发 | 第33-36页 |
1.2.3 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反思 | 第36-54页 |
第2章 知性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思想根源 | 第54-82页 |
2.1 知性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内在联系 | 第54-74页 |
2.1.1 无根的独断: 知性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倾向 | 第55-71页 |
2.1.2 对绝对主义的反弹:怀疑主义与相对主义 | 第71-74页 |
2.2 黑格尔哲学对知性思维方式的批判 | 第74-82页 |
2.2.1 黑格尔哲学对独断论的批判 | 第75-79页 |
2.2.2 黑格尔哲学对怀疑论的批判 | 第79-82页 |
第3章 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超越价值虚无主义的思想路径 | 第82-112页 |
3.1 辩证法理论范式的转换与人的生命精神的失落 | 第82-92页 |
3.1.1 辩证法演进过程中努斯精神的遗忘 | 第82-87页 |
3.1.2 辩证法研究中一些范式对生命维度的忽略 | 第87-92页 |
3.2 辩证法是关于人的生命存在的自我理解的学说 | 第92-99页 |
3.2.1 人的生命存在的辩证本性 | 第93-96页 |
3.2.2 辩证法对人的本性的理论自觉 | 第96-99页 |
3.3 辩证法的人生态度与价值理想 | 第99-112页 |
3.3.1 辩证法与人的生命价值的内在联系 | 第99-102页 |
3.3.2 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超越价值虚无主义的思想路径 | 第102-112页 |
第4章 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超越价值虚无主义的现实路径 | 第112-144页 |
4.1 物化逻辑与价值虚无主义的现实根源 | 第112-134页 |
4.1.1 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现实批判 | 第112-123页 |
4.1.2 马克思对价值虚无主义现实根源的揭示 | 第123-134页 |
4.2 物化逻辑的瓦解与超越价值虚无主义的现实路径 | 第134-144页 |
结语 | 第14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