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辽西低凸起南部东营组三段沉积体系分析及有利储集带预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前言第9-19页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2 陆相湖盆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4 完成工作量第16-17页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第17-19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9-23页
    2.1 盆地构造背景第19-22页
    2.2 区域地层第22-23页
第3章 层序划分方案和层序地层格架第23-41页
    3.1 层序划分原理第23-27页
    3.2 层序界面特征第27-33页
        3.2.1 三级层序界面特征第27-29页
        3.2.2 四级层序界面特征第29-31页
        3.2.3 各级界面特征总结第31-32页
        3.2.4 体系域界面特征第32-33页
    3.3 古近系层序地层系列和对比格架第33-41页
第4章 沉积体系域的沉积构成和发育模式第41-61页
    4.1 沉积体系域的沉积构成和相类型第41-56页
        4.1.1 沉积体系域的沉积构成第41-42页
        4.1.2 沉积体系类型和特征第42-56页
    4.2 层序-体系域内的沉积体系展布第56-61页
        4.2.1 地震相特征及其在盆内的分布第56-58页
        4.2.2 东三段四级层序内的沉积体系展布第58-61页
第5章 层序和沉积体系分布的控制因素第61-73页
    5.1 气候变化通过控制湖平面高频变化控制四级层序界面形成第61-62页
    5.2 湖平面变化是形成层序边界的直接原因第62-63页
    5.3 物源供给影响层序界面特征和层序厚度第63-64页
    5.4 构造沉降是控制高级别层序界面形成的根本原因第64-66页
        5.4.1 构造沉降第65-66页
        5.4.2 东三时期隆坳格局与沉积中心分布第66页
    5.5 古地貌控制层序厚度的发育第66-73页
第6章 有利储集相带预测第73-81页
    6.1 生储盖组合和配置第73-77页
        6.1.1 优质烃源岩的分布第73-74页
        6.1.2 古隆起第74页
        6.1.3 地质相第74-77页
        6.1.4 区域盖层第77页
    6.2 有利储集相带预测第77-81页
第7章 结论第81-83页
致谢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附录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萨北开发区北二西测井资料沉积微相自动判别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下一篇:交通银行湖南省分行信用卡业务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