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产氢厌氧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产氢效能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引言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25页
    1. 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及特点第12-14页
    2 我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存在的能源问题、启示及建议第14-15页
        2.1 我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存在的能源问题第14-15页
        2.2 我国能源国情的启示第15页
        2.3 针对我国能源国情提出的建议第15页
    3 解决当今能源问题的对策第15-16页
    4 世界各国当前的农业废弃物状况第16-17页
        4.1 国外当前的农业废弃物状况第16-17页
        4.2 我国当前农业废弃物状况第17页
    5 氢能源对比其他能源的优势第17页
    6 当今世界上的制氢方法第17-22页
        6.1 用化石燃料制氢第18-19页
        6.2 电解水制氢第19页
        6.3 生物质制氢第19-21页
        6.4 收集各种废弃产品中的氢气再次利用第21-22页
    7 各种制氢方法的比较第22-23页
    8 生物制氢目前的技术关键及发展前景第23-25页
        8.1 筛选高效率菌种、改良流程第23页
        8.2 细化产氢机理,提高产氢效率第23-25页
第一章 产氢厌氧细菌的分离筛选第25-3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6-28页
        1.1 实验材料第26页
        1.2 培养基第26-27页
        1.3 实验方法第27-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30页
        2.1 从牛胃中筛选出的厌氧细菌第28页
        2.2 从生物池内和生物池进口泥中筛选出的厌氧细菌第28-30页
    3 讨论第30-31页
第二章 分离厌氧细菌的鉴定第31-43页
    第一节 厌氧细菌的生理生化测定第32-3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33页
            1.1 实验材料第32-33页
            1.2 实验方法第3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3-37页
            2.1 吲哚试验第33-35页
            2.2 氧化酶试验第35页
            2.3 点滴试验第35-37页
        3 讨论第37-38页
    第二节 厌氧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38-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40页
            1.1 实验材料第38页
            1.2 实验方法第38-4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0-41页
            2.1 牛的瘤胃中细菌NWEno.1的测序结果第40页
            2.2 牛的瓣胃中细菌NWEno.3的测序结果第40页
            2.3 牛的皱胃中细菌NWMno.4的测序结果第40页
            2.4 生物池进口活性污泥中的细菌JKNno.5的测序结果第40页
            2.5 生物池里活性污泥中的细菌SWCno.6的测序结果第40页
            2.6 五株细菌与相似物种的相似性比较第40-41页
        3 讨论第41-43页
第三章 细菌的生长曲线测定第43-4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页
        1.1 实验材料第43页
        1.2 实验方法第4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3-45页
        2.1 肺炎克雷伯菌的生长曲线第43-44页
        2.2 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第44-45页
    3 讨论第45-47页
第四章 分离的兼性厌氧细菌产氢效能评价第47-59页
    第一节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的研制第48-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8页
            1.1 实验材料第48页
            1.2 实验方法第4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8-49页
        3 讨论第49-51页
    第二节 分离的兼性厌氧细菌利用秸秆产氢的测定第51-5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52页
            1.1 实验材料第51页
            1.2 实验方法第51-5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2-56页
            2.1 肺炎克雷伯菌在反应器中的吸附和产氢情况第52-54页
            2.2 大肠杆菌在反应器中的吸附和产氢情况第54-56页
        3 讨论第56-59页
实验主要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附录1 五株分离细菌的16SrDNA测序结果第67-72页
附录2 厌氧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外观及细节部分图片第72-74页
附录3 实验药品及仪器列表第74-76页
致谢第76-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及科研成果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未知基因TaSST和假定膜蛋白基因TaSSA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下一篇:湖北种子植物区系特有现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