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企业债务重组研究

论文提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1页
        1.2.1 国外债务重组会计法律相关文献综述第9-10页
        1.2.2 国内债务重组理论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1-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1页
        1.3.2 研究内容第11-13页
2 债务重组的基本理论第13-17页
    2.1 债务重组的概念和内容第13-14页
    2.2 债务重组的法律依据第14页
    2.3 债务重组的方式第14页
    2.4 债务重组的程序第14-17页
        2.4.1 非法定债务重组操作程序第14-15页
        2.4.2 法定债务重组操作程序第15-17页
3 我国企业债务重组准则的制定与修订第17-22页
    3.1 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制订第17-18页
        3.1.1 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制订背景第17页
        3.1.2 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第17-18页
    3.2 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第18-20页
        3.2.1 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的背景第18-19页
        3.2.2 2001年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的主要变化和特点第19-20页
    3.3 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第20-22页
        3.3.1 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背景第20页
        3.3.2 2006年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的主要变化和特点第20-22页
4 我国企业债务重组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2-29页
    4.1 我国企业债务重组的现状第22-23页
        4.1.1 债务重组不再作为上市公司"摘帽"、"摘星"的手段第22页
        4.1.2 有效遏制上市公司隐匿债务第22页
        4.1.3 上市公司利润的透明度增加了第22-23页
        4.1.4 加强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第23页
        4.1.5 加大了利润分配决策的难度第23页
    4.2 我国企业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23-29页
        4.2.1 我国现阶段企业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第23-26页
        4.2.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6-29页
5 对完善和实施债务重组准则的设想第29-39页
    5.1 明确界定"发生财务困难"和"让步"的标准第29-33页
        5.1.1 明确界定"发生财务困难"标准第29-30页
        5.1.2 明确界定"让步"的标准第30-33页
    5.2 合理确定债务重组的对象和范围第33-34页
        5.2.1 可以进行债务重组的企业第33-34页
        5.2.2 债务重组应具备的条件第34页
    5.3 引入“综合收益”概念第34-35页
        5.3.1 “综合收益”的概念和构成第34-35页
        5.3.2 综合收益的列报与披露第35页
    5.4 债务重组重组利得应予以摊销第35-36页
        5.4.1 摊销债务重组利得的理论依据第35页
        5.4.2 摊销债务重组利得的方法和效应第35-36页
    5.5 加强债务重组的信息披露与监管第36-39页
        5.5.1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债务重组信息第36-37页
        5.5.2 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充实债务重组信息第37页
        5.5.3 债务重组信息的监管第37-39页
6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39-42页
    6.1 研究结论第39-41页
    6.2 研究局限第41页
    6.3 展望第41-42页
后记第42-4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3-4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46-47页
详细摘要第47-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中心城与新城空间结构演变及动力机制分析
下一篇:经济周期与企业投资行为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