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儿科学论文--小儿内科学论文--小儿全身性疾病论文

唐氏综合症外周血表达谱分析和21号染色体DNA甲基化谱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48页
    1.1 前言第11-12页
    1.2 唐氏综合症表型特点第12-14页
    1.3 唐氏综合症流行病学第14-15页
        1.3.1 唐氏综合症的发病率第14页
        1.3.2 影响唐氏发病的风险因子第14-15页
        1.3.3 唐氏患者的平均寿命第15页
    1.4 唐氏胎儿诊断第15-16页
    1.5 唐氏综合症和21号染色体第16-18页
        1.5.1 唐氏综合症与21号染色体的关系的发现第16页
        1.5.2 Hsa21特点第16-18页
        1.5.3 Hsa21与其它生物基因组的同源性比较第18页
    1.6 唐氏小鼠模型第18-22页
        1.6.1 Ts16鼠第20页
        1.6.2 Ts65Dn鼠第20-21页
        1.6.3 Ts1Cje鼠第21页
        1.6.4 其它部分三体小鼠模型第21页
        1.6.5 转基因小鼠第21-22页
    1.7 唐氏综合症研究相关观点和假说第22-24页
        1.7.1 基因剂量效应假说第23页
        1.7.2 唐氏综合症关键区第23-24页
        1.7.3 发育不平衡假说第24页
    1.8 研究基因表达的技术第24-31页
        1.8.1 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第24-26页
        1.8.2 生物芯片技术第26-27页
        1.8.3 芯片技术和qPCR在研究唐氏综合症中的应用第27-30页
        1.8.4 唐氏表型相关基因第30-31页
    1.9 唐氏综合症的治疗第31-33页
    1.10 实验背景和意义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48页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第48-146页
    第一章 唐氏综合症外周血细胞基因表达谱分析第48-103页
        摘要第48-49页
        Abstract第49-50页
        2.1 前言第50-51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51-66页
            2.2.1 样本和分组第51页
            2.2.2 Total RNA分离和鉴定第51-54页
            2.2.3 外显子芯片杂交第54-58页
            2.2.4 鉴定两个年龄组中唐氏和对照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第58-59页
            2.2.5 外显子芯片分析结果的qPCR验证第59-64页
            2.2.6 唐氏患者外周血异常表达基因在染色体上分布特点第64-65页
            2.2.7 异常表达基因的聚类分析第65页
            2.2.8 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第65-66页
        2.3 结果第66-87页
            2.3.1 Total RNA质量检测结果第66页
            2.3.2 芯片杂交结果第66-69页
            2.3.3 差异表达基因鉴定第69-71页
            2.3.4 唐氏和对照差异表达基因第71-77页
            2.3.5 qPCR验证试验第77-80页
            2.3.6 异常表达基因在染色体分布特征第80-83页
            2.3.7 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分析第83页
            2.3.8 异常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第83-87页
        2.4 讨论第87-93页
            2.4.1 外显子芯片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第88-89页
            2.4.2 两个年龄组间异常表达基因的比较第89-90页
            2.4.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第90-93页
        2.5 结论第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3页
    第二章 唐氏综合症外周血细胞全基因组外显子选择性剪接分析第103-121页
        摘要第103页
        Abstract第103-104页
        3.1 前言第104-105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105-108页
            3.2.1 样本制备和芯片杂交第105页
            3.2.2 外显子选择性剪接分析第105-107页
            3.2.3 21三体对各条染色体基因选择性剪接的影响第107-108页
            3.2.4 异常剪接基因功能分析第108页
        3.3 结果第108-114页
            3.3.1 选择性剪接分析结果第108-112页
            3.3.2 异常剪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第112-113页
            3.3.3 选择性剪接异常基因功能分析第113-114页
        3.4 讨论第114-117页
            3.4.1 选择性剪接分析方法可靠性第114-115页
            3.4.2 异常剪接基因在两个年龄组间的比较第115-117页
            3.4.4 异常剪接基因的功能分析第117页
        3.5 结论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1页
    第三章 唐氏综合症外周血淋巴细胞21号染色体DNA甲基化谱分析第121-146页
        摘要第121页
        Abstract第121-122页
        4.1 前言第122-123页
        4.2 材料和方法第123-135页
            4.2.1 甲基化芯片设计第123页
            4.2.2 样品信息和DNA抽提第123-125页
            4.2.3 甲基化DNA富集第125-128页
            4.2.4 甲基化芯片杂交第128-129页
            4.2.5 甲基化芯片分析第129-130页
            4.2.6 亚硫酸盐测序第130-133页
            4.2.7 Hsa21基因表达分析第133-135页
        4.3 结果第135-145页
            4.3.1 MeDIP结果验证第135页
            4.3.2 甲基化芯片分析结果第135-142页
            4.3.3 表达谱分析第142-143页
            4.3.4 甲基化芯片的验证第143-145页
        4.4 讨论第145-146页
            4.4.1 亚硫酸盐修饰结合454测序第145页
            4.4.2 唐氏淋巴细胞Hsa21的甲基化谱与对照无差别第145页
            4.4.3 Hsa21染色体promoter区CpG岛是低甲基化的第145-146页
        4.5 结论第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49页
致谢第149-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硫化氢促血管新生机制研究--硫化氢靶分子VEGFR2的发现
下一篇:尤金尼奥·巴尔巴戏剧人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