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78页 |
1. 新能源技术与光电转换 | 第13-28页 |
1.1 能源与环境需求 | 第13-18页 |
1.1.1 能源结构与环境现状 | 第13-15页 |
1.1.2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第15-18页 |
1.2 光伏转换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第18-24页 |
1.2.1 太阳能利用技术 | 第18-19页 |
1.2.2 光伏转换 | 第19-20页 |
1.2.3 光伏电池的发展与现状 | 第20-24页 |
1.3 光电化学能量转换技术的发展 | 第24-28页 |
1.3.1 电化学光伏电池 | 第24-26页 |
1.3.2 光伽伐尼电池 | 第26-28页 |
2. 电化学光电转换与储存 | 第28-66页 |
2.1 电化学光电转换原理 | 第28-29页 |
2.2 DSSC技术原理与研究进展 | 第29-51页 |
2.2.1 DSSC的结构 | 第29-31页 |
2.2.2 DSSC的反应机理 | 第31-33页 |
2.2.3 DSSC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 | 第33-34页 |
2.2.4 DSSC的研究进展 | 第34-50页 |
2.2.5 DSSC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 第50-51页 |
2.3 光-燃料转换技术 | 第51-61页 |
2.3.1 光热解制氢 | 第52-53页 |
2.3.2 太阳能生物制氢 | 第53页 |
2.3.3 光电化学制氢 | 第53-61页 |
2.4 光-电储存 | 第61-66页 |
2.4.1 光-电储能现状 | 第61-62页 |
2.4.2 光-电储存的研究进展 | 第62-66页 |
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78-87页 |
1. 试剂与材料 | 第78-80页 |
2. 仪器与设备 | 第80-82页 |
2.1 光源 | 第80-81页 |
2.2 常规仪器 | 第81-82页 |
3. 实验测试方法 | 第82-84页 |
3.1 粉末X射线衍射 | 第82-83页 |
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83页 |
3.3 循环伏安扫描 | 第83-84页 |
3.4 充放电测试 | 第84页 |
3.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第84页 |
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和组装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7页 |
第三章 基于聚合物储能电极的可充电太阳能电池 | 第87-102页 |
1. 引言 | 第87-88页 |
2. 实验部分 | 第88-91页 |
2.1 染料敏化TiO_2光阳极(DS-TiO_2)的制备 | 第88-89页 |
2.2 DS-TiO_2/PEDOT复合光阳极的制备 | 第89-90页 |
2.3 对电极的制备 | 第90-91页 |
2.4 电解液的配制 | 第91页 |
2.5 SRB的组装 | 第91页 |
3. SRB的工作原理 | 第91-94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94-99页 |
4.1 SRB的开路电压 | 第94-96页 |
4.2 SRB的充放电测试 | 第96-97页 |
4.3 SRB循环性测试 | 第97-99页 |
5. 结语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第四章 光充电液流电池 | 第102-131页 |
1. 引言 | 第102-103页 |
2. 实验部分 | 第103-111页 |
2.1 实验设备 | 第103-105页 |
2.2 DSSC的制备 | 第105-106页 |
2.3 SRFB的组装 | 第106-107页 |
2.4 SRFB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 第107-109页 |
2.5 电解液的选择和配置 | 第109-111页 |
2.6 测试仪器及方法 | 第11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11-122页 |
3.1 SRFB光充电过程 | 第111-117页 |
3.1.1 SRFB光充电时间对效率影响 | 第111-115页 |
3.1.2 SRFB光充电流量对效率影响 | 第115-117页 |
3.2 SRFB放电过程 | 第117-120页 |
3.2.1 活性物质流量对SRFB性能的影响 | 第117-118页 |
3.2.2 放电电流对SRFB性能的影响 | 第118-120页 |
3.3 SRFB的循环性能 | 第120-121页 |
3.4 SRFB的效率分析 | 第121-122页 |
4. 2,2,6,6-四甲基-1-哌啶酮(TEMPO)/1,4-对苯醌(BQ)体系 | 第122-127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123-127页 |
4.1.1 电解液的配制 | 第123页 |
4.1.2 SRFB-2的结构及原理 | 第123-126页 |
4.1.3 结果与讨论 | 第126-127页 |
5. 结语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1页 |
第五章 可光解有机污染物的光促燃料电池 | 第131-143页 |
1. 引言 | 第131-132页 |
2. 实验部分 | 第132-134页 |
2.1 光阳极的制备 | 第132页 |
2.2 对电极的制备 | 第132-133页 |
2.3 电解液的配制 | 第133页 |
2.4 MO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133-134页 |
3. PFC的结构和原理 | 第134-135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135-140页 |
4.1 空气电极电化学性能 | 第135-136页 |
4.2 TiO_2膜染色前后的光降解性能 | 第136-137页 |
4.3 PFC的放电性能 | 第137-138页 |
4.4 PFC的光降解性能 | 第138-140页 |
5. 结论 | 第140-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3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3-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