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3页
第1章 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分析第13-22页
    1.1 农村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一般界定第13-16页
        1.1.1 农村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内涵第13页
        1.1.2 农村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内容第13-14页
        1.1.3 农村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途径第14-16页
        1.1.4 农村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效果第16页
    1.2 农民公众参与的特点第16-18页
        1.2.1 农民参与环境保护多为被动型第16-17页
        1.2.2 农民参与环境保护多为手段性参与第17页
        1.2.3 农民参与环境保护途径单一且无制度保障第17页
        1.2.4 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目的性弱第17-18页
    1.3 农村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作用第18-22页
        1.3.1 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是实现环境民主的重要体现第18-19页
        1.3.2 有利于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力量第19页
        1.3.3 有利于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环境目标第19-20页
        1.3.4 有利于深入贯彻环境权第20-22页
第2章 农村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问题及分析第22-32页
    2.1 公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第22-27页
        2.1.1 公众参与的相关立法不完善第22-24页
        2.1.2 公众参与的过程主要为末端参与第24页
        2.1.3 环保民间团体的发展存在障碍第24页
        2.1.4 公众参与的救济渠道不畅通第24-25页
        2.1.5 公众参与的形式主要为政府依赖型第25-27页
    2.2 农村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7-32页
        2.2.1 农村环境立法不配套、环境指导思想滞后第27页
        2.2.2 参与主体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第27-28页
        2.2.3 公众参与的程序性机制不健全第28-29页
        2.2.4 政府管理环境体制不完善第29-32页
第3章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法律对策第32-42页
    3.1 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第32-33页
        3.1.1 立法中确立公众环境权的地位第32页
        3.1.2 改变立法指导思想创建农村环境体系化模式第32-33页
        3.1.3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的程序化制度第33页
    3.2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参与主体的全过程参与意识第33-34页
        3.2.1 加强宣传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第33-34页
        3.2.2 建立全过程参与体制第34页
    3.3 完善民间环保组织建设第34-35页
        3.3.1 搭建政府与民间环保组织间的沟通桥梁第34-35页
        3.3.2 加强民间组织自身的综合能力第35页
        3.3.3 培育农村环境自治组织第35页
        3.3.4 拓宽民间环保组织的公众参与范围第35页
        3.3.5 明确民间环境保护团体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序第35页
    3.4 完善公众参与救济路径,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第35-37页
        3.4.1 拓宽环境诉讼的原告资格和诉讼请求第36页
        3.4.2 建立合理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第36页
        3.4.3 建立合理的环境公益诉讼赔偿制度第36-37页
    3.5 实施多元化公众参与途径,建立听证会制度第37-38页
        3.5.1 优化听证代表结构第37-38页
        3.5.2 完善农村居民的旁听程序第38页
    3.6 形成政府与公众参与的有效对接第38-42页
        3.6.1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第38-40页
        3.6.2 健全农村环境管理体制第40-41页
        3.6.3 加强环境决策的民主化建设第41-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羞草(Mimosa spp.)Beta-根瘤菌物种资源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
下一篇:物化—生化法处理8-羟基喹啉废水及H酸废水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