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概述 | 第9页 |
1.2 超大断面公路隧道特点 | 第9-10页 |
1.3 超大断面隧道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4 超大断面隧道的优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优化方法及模拟计算理论 | 第16-27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优化方法 | 第16-23页 |
2.2.1 单目标优化 | 第16-18页 |
2.2.2 多目标优化 | 第18-23页 |
2.3 数值模拟计算理论 | 第23-26页 |
2.3.1 生死单元 | 第23页 |
2.3.2 围岩应力的逐步释放 | 第23-24页 |
2.3.3 计算理论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公路超大断面隧道力学特征分析及扁平率优选研究 | 第27-50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大断面隧道力学特性分析 | 第27-29页 |
3.2.1 隧道扁平率的定义 | 第27页 |
3.2.2 超大断面隧道的基本力学特征 | 第27页 |
3.2.3 断面型式对大断面隧道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27-29页 |
3.3 有限域的处理方法 | 第29-30页 |
3.4 数值模拟计算及扁平率优选 | 第30-39页 |
3.4.1 材料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30-31页 |
3.4.2 初期支护受压、受拉条件下衬砌安全的验算方法 | 第31-32页 |
3.4.3 隧道模型建立 | 第32页 |
3.4.4 各级围岩条件下不同扁平率的隧道模型计算数据分析 | 第32-39页 |
3.5 隧道扁平率优选的基本构思 | 第39-40页 |
3.6 扁平率优选的层次结构图 | 第40-41页 |
3.7 隧道扁平率优选 | 第41-47页 |
3.7.1 Ⅰ级围岩下扁平率优选 | 第41-44页 |
3.7.2 Ⅱ级围岩下扁平率优选 | 第44页 |
3.7.3 Ⅲ级围岩下扁平率优选 | 第44-45页 |
3.7.4 Ⅳ级围岩下扁平率优选 | 第45-46页 |
3.7.5 Ⅴ围岩下扁平率的优选 | 第46-47页 |
3.9 优化结果与实际工程扁平率的比较 | 第47-48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超大断面扁平隧道施工方法优选研究 | 第50-78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大断面扁平隧道基本施工方法 | 第50-51页 |
4.3 大断面扁平隧道常用施工方法评价 | 第51-53页 |
4.3.1 全断面法 | 第51页 |
4.3.2 台阶法 | 第51-52页 |
4.3.3 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 | 第52页 |
4.3.4 双侧壁导坑法 | 第52-53页 |
4.3.5 中隔壁法(CD 工法和 DRD 工法) | 第53页 |
4.4 大断面扁平隧道施工辅助措施 | 第53-54页 |
4.5 隧道开挖数值模拟 | 第54-61页 |
4.5.1 材料计算参数 | 第54-57页 |
4.5.2 数值模拟模型 | 第57-61页 |
4.6 开挖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1-67页 |
4.7 隧道工程造价和施工时间 | 第67-68页 |
4.8 施工方法优选体系构建 | 第68-69页 |
4.9 隧道施工方法的优选 | 第69-76页 |
4.9.1 Ⅰ级围岩施工方法优选 | 第69-71页 |
4.9.2 Ⅱ级围岩施工方法优选 | 第71-72页 |
4.9.3 Ⅲ级围岩施工方法优选 | 第72-74页 |
4.9.4 Ⅳ级围岩施工方法优选 | 第74-75页 |
4.9.5 Ⅴ级围岩施工方法优选 | 第75-76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5.1 结论 | 第78-79页 |
5.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