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城市老年人社区参与研究--以北京市J社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导论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0页
        1.3.2 问卷调查法第10-11页
        1.3.3 访谈法第11页
        1.3.4 实证分析法第11页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1-13页
2 理论与研究综述第13-22页
    2.1 概念界定第13-15页
        2.1.1 城市社区第13-14页
        2.1.2 社区参与第14页
        2.1.3 老年人社区参与第14-15页
    2.2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5-18页
        2.2.1 马斯洛的动机与需求理论第15页
        2.2.2 角色理论第15-16页
        2.2.3 活动理论第16-17页
        2.2.4 连续性理论第17页
        2.2.5 公民社会理论第17-18页
        2.2.6 社区自治理论第18页
    2.3 研究现状第18-21页
        2.3.1 关于社区参与主体的研究第18-20页
        2.3.2 关于社区参与类型的研究第20页
        2.3.3 关于社区参与形式的研究第20-21页
    2.4 本研究视角第21-22页
3 北京市 J 社区老年人社区参与的实证分析第22-38页
    3.1 J 社区的基本情况第22页
    3.2 样本选取、问卷发放与回收第22-23页
    3.3 受访者的基本情况第23-27页
        3.3.1 受访者基本信息第23-25页
        3.3.2 受访者的居住信息第25-26页
        3.3.3 受访者的经济状况第26-27页
    3.4 老年人社区参与现状分析——问卷分析第27-38页
        3.4.1 社区参与率分析第27-30页
        3.4.2 社区参与领域分析第30-34页
        3.4.3 社区参与动机分析第34-36页
        3.4.4 社区参与方式分析第36-37页
        3.4.5 社区参与满意度分析第37-38页
4 北京市 J 社区老年人社区参与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8-44页
    4.1 J 社区老年人社区参与的问题第38-40页
        4.1.1 居民归属感不强,社区参与意识淡薄第39页
        4.1.2 缺少社区事务参与(政治性参与)的渠道第39-40页
        4.1.3 老年人社区参与的形式仍以被动执行式参与为主第40页
    4.2 影响老年人社区参与的原因分析第40-44页
        4.2.1 历史原因分析第40-41页
        4.2.2 政府原因分析第41-42页
        4.2.3 个人原因分析第42-43页
        4.2.4 社区原因分析第43-44页
5 经验借鉴与对策第44-50页
    5.1 国外社区参与的经验与借鉴第44-47页
        5.1.1 新加坡社区参与的特点与借鉴第44-45页
        5.1.2 美国社区参与的特点与借鉴第45-47页
    5.2 促进老年人社区参与的对策第47-50页
        5.2.1 政府层面第47-48页
        5.2.2 社区层面第48-49页
        5.2.3 老年人层面第49页
        5.2.4 社会工作层面第49-50页
6 研究局限与不足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附录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详细摘要第57-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约束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及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