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 ·变形监测的意义 | 第11页 |
| ·变形监测及其数据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变形监测的若干新方法 | 第12-13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第2章 土石坝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的内容与方法 | 第14-28页 |
| ·土石坝变形监测方案的设计 | 第14-17页 |
| ·土石坝变形监测的内容 | 第14-15页 |
| ·土石坝变形监测点的布设 | 第15页 |
| ·土石坝变形监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布设 | 第15-16页 |
| ·土石坝变形监测必要精度的确定 | 第16-17页 |
| ·土石坝变形监测频率的确定 | 第17页 |
| ·土石坝变形监测的常用方法 | 第17-21页 |
| ·土石坝垂直位移监测的常用方法 | 第17-19页 |
| ·土石坝水平位移监测的常用方法 | 第19-21页 |
| ·土石坝变形分析的常用方法 | 第21-28页 |
| ·土石坝变形监测点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 第21-24页 |
| ·土石坝变形预测的方法 | 第24-28页 |
| 第3章 十陵景区青龙湖土石坝的变形监测 | 第28-46页 |
| ·工程概况及其变形监测的必要性 | 第28页 |
| ·监测方案的设计 | 第28-38页 |
| ·监测内容的确定 | 第29页 |
| ·监测部位和监测点位置的布设 | 第29-33页 |
| ·监测方法、仪器和监测精度的确定 | 第33-37页 |
| ·监测周期的设计 | 第37页 |
| ·监测数据的整理 | 第37-38页 |
| ·监测资料的提交 | 第38页 |
| ·青龙湖土石坝变形监测的施测过程 | 第38-46页 |
| ·大坝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的施测过程 | 第38-41页 |
| ·大坝水平位移监测的施测过程 | 第41-43页 |
| ·大坝垂直位移监测的施测过程 | 第43-46页 |
| 第4章 十陵景区青龙湖土石坝的变形分析 | 第46-69页 |
| ·大坝变形监测点的稳定性分析 | 第46-50页 |
| ·大坝垂直位移监测点的稳定性分析 | 第46-49页 |
| ·大坝水平位移监测点的稳定性分析 | 第49-50页 |
| ·大坝变形的预测预报 | 第50-69页 |
| ·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简介 | 第51页 |
| ·SPSS软件简介 | 第51-52页 |
| ·青龙湖土石坝变形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52-69页 |
| 结论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附录 | 第75-79页 |
| 附录1:青龙湖三座大坝第3期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GPS观测基线成果表 | 第75-77页 |
| 附录2:各期各坝段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点的点位精度统计表 | 第77-78页 |
| 附录3:青龙湖2~#坝第2期垂直位移监测网水准测量高差及其精度统计表 | 第78-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