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陶瓷工业论文--生产过程与设备论文

TiO2光催化陶瓷的高温烧结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5页
    1.1 概述第14页
    1.2 TiO_2光催化机理第14-16页
    1.3 TiO_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第16-17页
        1.3.1 晶体结构第16-17页
        1.3.2 晶粒尺寸第17页
        1.3.3 光催化剂改性第17页
    1.4 纳米 TiO_2的制备第17-18页
        1.4.1 溶胶-凝胶法第17-18页
        1.4.2 水热法第18页
        1.4.3 水解法第18页
        1.4.4 微乳液法第18页
    1.5 纳米 TiO_2在陶瓷上的负载第18-19页
        1.5.1 催化剂的负载第18-19页
        1.5.2 在陶瓷上的负载第19页
    1.6 纳米 TiO_2的相变及影响因素第19-21页
        1.6.1 温度第19页
        1.6.2 颗粒尺寸第19-20页
        1.6.3 杂质第20-21页
        1.6.4 气氛第21页
        1.6.5 颗粒边界的影响第21页
    1.7 纳米 TiO_2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第21-23页
        1.7.1 制备氢气第21页
        1.7.2 污水处理第21-22页
        1.7.3 净化空气第22页
        1.7.4 抗菌除臭第22页
        1.7.5 防雾与自清洁第22-23页
    1.8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内容第23-25页
        1.8.1 研究背景第23页
        1.8.2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8.3 创新点第24-25页
第二章 测试与分析方法第25-29页
    2.1 X 射线衍射(XRD)分析第25页
    2.2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25页
    2.3 透射电镜(TEM)分析第25-26页
    2.4 原子力显微镜(AFM)形貌分析第26页
    2.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26页
    2.6 激光拉曼(Laser Raman)分析第26页
    2.7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分析第26页
    2.8 示扫描量热-热重(DSC-TG)分析第26页
    2.9 熔融温度范围测定第26页
    2.10 光泽度测定第26-27页
    2.11 附着力测试第27页
    2.12 铅笔硬度测试第27页
    2.13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27页
    2.14 亲水性分析第27-29页
第三章 高温稳定锐钛矿型TiO_2粉体的制备第29-38页
    3.1 引言第29-30页
    3.2 TiO_2粉体的制备第30-32页
        3.2.1 原料和设备第30页
        3.2.2 水解法制备 TiO_2粉体第30-31页
        3.2.3 浸渍法制备磷酸盐改性 TiO_2粉体第31页
        3.2.4 机械干混合法制备磷酸盐改性 TiO_2粉体第31页
        3.2.5 水解沉淀法制备磷酸改性 TiO_2粉体第31页
        3.2.6 溶胶-凝胶法制备 SiO_2改性 TiO_2粉体第31-32页
    3.3 SiO_2改性对 TiO_2热稳定性的影响第32-33页
    3.4 磷酸盐改性对 TiO_2热稳定性的影响第33-36页
    3.5 磷酸改性对 TiO_2热稳定性的影响第36-37页
    3.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氧化物对TiO_2晶相结构的影响第38-56页
    4.1 引言第38-39页
    4.2 TiO_2粉体的制备第39-40页
        4.2.1 原料和设备第39-40页
        4.2.2 纳米 TiO_2/氧化物混合粉体的制备第40页
    4.3 碱金属氧化物加入量和引入类型对 TiO_2晶相结构的影响第40-47页
        4.3.1 Na_2CO_3对 TiO_2晶相结构的影响第40-46页
        4.3.2 金属氧化物的不同类型引入对 TiO_2晶相结构的影响第46-47页
    4.4 一价金属氧化物对 TiO_2晶相结构的影响第47-49页
    4.5 二价金属氧化物对 TiO_2晶相结构的影响第49-50页
    4.6 三价氧化物对 TiO_2晶相结构的影响第50-52页
    4.7 二元氧化物对 TiO_2晶相结构的影响第52-54页
    4.8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纳米TiO_2在釉中的相变行为研究第56-72页
    5.1 引言第56页
    5.2 混合粉体的制备第56-57页
        5.2.1 基础熔块第56-57页
        5.2.2 纳米 TiO_2和熔块混合粉体的制备第57页
    5.3 纳米 TiO_2粉体相变的热力学分析第57-59页
    5.4 纯纳米 TiO_2粉体在釉中的相变行为第59-64页
    5.5 SiO_2改性 TiO_2粉体在釉中的相变行为第64-66页
    5.6 PO_4~(3-)改性 TiO_2粉体在釉中的相变行为第66-70页
    5.7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六章 PO_4~(3+)改性TiO_2光催化陶瓷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第72-88页
    6.1 引言第72页
    6.2 光催化陶瓷的制备第72-73页
    6.3 底釉和烧成制度对光催化涂层表面形貌和晶相结构的影响第73-83页
        6.3.1 底釉对表面形貌和晶相结构的影响第73-76页
        6.3.2 烧成制度对表面形貌和晶相结构的影响第76-83页
    6.4 表面形貌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83-85页
    6.5 烧成温度对光泽度、耐磨性和光诱导亲水性的影响第85-87页
    6.6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七章 磷酸钛分解法制备TiO_2光催化陶瓷第88-114页
    7.1 引言第88页
    7.2 实验部分第88-89页
        7.2.1 磷酸钛的制备第88-89页
        7.2.2 磷酸钛前驱体与 Na_2CO_3的混合粉体的制备第89页
        7.2.3 磷酸钛前驱体和熔块混合粉体的制备第89页
        7.2.4 光催化陶瓷的制备第89页
    7.3 不同类型的磷酸钛在釉中的分解第89-96页
    7.4 磷酸钛前驱体 TP1在不同釉中的热稳定性能第96-97页
    7.5 磷酸钛前驱体 TP1分解所得 TiO_2的显微结构第97-102页
    7.6 利用磷酸钛前驱体 TP1制备光催化陶瓷的探讨第102-106页
    7.7 磷酸钛高温烧结制备 TiO_2光催化陶瓷第106-112页
    7.8 光催化陶瓷 PC-C4/G2的光泽度、耐磨性和光诱导亲水性第112页
    7.9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结论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7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灰理论的短时交通流动力学建模预测与优化研究
下一篇:智能监控系统中的若干个关键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