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国税机关绩效管理研究--以滨海县国税局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税务绩效管理研究述评 | 第11-17页 |
1.2.1 国外税务绩效管理研究述评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税务绩效管理研究述评 | 第14-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 论文的创新性和不足 | 第19-20页 |
2 税务绩效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绩效与绩效管理 | 第20-22页 |
2.1.1 绩效的概念 | 第20页 |
2.1.2 绩效管理的概念 | 第20页 |
2.1.3 绩效管理的过程 | 第20-22页 |
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2-23页 |
2.3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 第23页 |
2.3.1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 第23页 |
2.3.2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的特点 | 第23页 |
2.4 平衡计分卡理论 | 第23-24页 |
2.4.1 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概述 | 第23-24页 |
2.4.2 核心内容 | 第24页 |
2.5 关键绩效理论 | 第24-26页 |
2.5.1 关键绩效指标的概念 | 第24页 |
2.5.2 遵循过程 | 第24-26页 |
3 滨海县国税局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6页 |
3.1 滨海县国税局绩效管理的发展现状 | 第26-28页 |
3.1.1 滨海县国税局机构设置 | 第26-27页 |
3.1.2 滨海县国税局的绩效管理制度 | 第27-28页 |
3.2 滨海县国税局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3.2.1 目标责任面面俱到,无法突出重点 | 第29页 |
3.2.2 人员结构不合理,老龄化问题严重 | 第29-30页 |
3.2.3 重视财务指标,轻视非财务指标 | 第30-31页 |
3.2.4 绩效考核受到人为因素干扰较大 | 第31页 |
3.2.5 没有针对考核结果形成有效激励机制 | 第31-32页 |
3.3 滨海县国税局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6页 |
3.3.1 绩效管理未形成有机的体系 | 第32-33页 |
3.3.2 绩效管理的指标设计不合理 | 第33-34页 |
3.3.3 地方政府的过多干预 | 第34页 |
3.3.4 绩效管理人员的使用和培养尚需加强 | 第34页 |
3.3.5 管理者对绩效管理考核结果的认识偏差 | 第34-36页 |
4 国内外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先进经验 | 第36-42页 |
4.1 国外政府绩效管理实践 | 第36-38页 |
4.1.1 美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 | 第36-37页 |
4.1.2 英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 | 第37-38页 |
4.2 国内税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 第38-40页 |
4.2.1 深圳市福田区国税局绩效管理实践 | 第38-39页 |
4.2.2 广州市荔湾区国税局绩效管理实践 | 第39-40页 |
4.3 国内外绩效管理的启示和经验 | 第40-42页 |
5 改进滨海县国税局绩效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 第42-58页 |
5.1 滨海县国税局绩效管理改进的目标 | 第42-43页 |
5.1.1 转变观念、领导重视 | 第42页 |
5.1.2 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绩效考核体系 | 第42页 |
5.1.3 建立反馈和沟通机制 | 第42-43页 |
5.1.4 科学考量考核结果,并不断改进绩效管理 | 第43页 |
5.2 滨海县国税局关键绩效指标的制定 | 第43-52页 |
5.2.1 分局关键绩效指标的制定 | 第43-50页 |
5.2.2 个人关键绩效指标的制定 | 第50-52页 |
5.3 绩效辅导与沟通 | 第52-55页 |
5.3.1 绩效辅导 | 第52-54页 |
5.3.2 绩效沟通 | 第54-55页 |
5.4 绩效结果运用 | 第55-56页 |
5.4.1 薪酬激励 | 第55页 |
5.4.2 培训激励 | 第55页 |
5.4.3 轮岗和晋升激励 | 第55-56页 |
5.4.4 评优激励 | 第56页 |
5.5 绩效改进 | 第56-58页 |
5.5.1 制定绩效改进计划 | 第56-57页 |
5.5.2 进一步完善绩效指标的建立 | 第57页 |
5.5.3 创新绩效考核方法 | 第57-58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件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