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网络环境下城乡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模式研究--以武侯实验小学与九龙小学的实践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7页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第8-11页
  (一) 选题背景第8-10页
  (二) 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一) 研究现状第11-14页
  (二) 已有研究评述第14-16页
 三 研究方法第16页
 四 核心概念界定第16-17页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城乡小学教师集体备课的理论基础第17-19页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17页
 二 群体动力学理论第17页
 三 协作学习理论第17-19页
第三章 武侯实验小学与九龙小学集体备课现状第19-23页
 一 调查的内容与方法第19页
 二 调查的结果及分析第19-23页
第四章 武侯实验小学与九龙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模式构建第23-38页
 一 网络环境下两校集体备课的运行机制第23-26页
  (一) 以人的管理网络为载体第23-24页
  (二) 以教材研究为核心第24-25页
  (三) 以建立三支队伍为保障第25页
  (四) 以虚拟学校备课社区、学科备课群、教师个人 QQ 空间为支撑第25-26页
 二 网络环境下两校集体备课的操作模式第26-33页
  (一) 网络环境下校际集体备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26-29页
  (二) 网络环境下校际集体备课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第29页
  (三) 网络环境下校际集体备课实施的基本流程第29-33页
 三 武侯实验小学与九龙小学集体备课的管理机制第33-36页
  (一) 管理机构的分层设置第33页
  (二) 集体备课的管理内容第33-35页
  (三) 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制度的建立第35-36页
 四 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的保障机制第36-38页
  (一) 人员组织保障机制第36页
  (二) 物质保障机制第36页
  (三) 营造良好的氛围第36-38页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附录1第41-42页
附录2第42-44页
附录3第44-46页
附录4第46-50页
附录5第50-54页
附录6第54-57页
附录7第57-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以儿童绘画促进语言表达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成都市实验小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