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3-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5页 |
1.4 文献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1.4.1 中国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1.4.2 韩国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1.5 数据来源与优势 | 第20-22页 |
1.5.1 数据来源 | 第20页 |
1.5.2 数据优势 | 第20-22页 |
2 理论基础 | 第22-29页 |
2.1 旅游需求基础理论 | 第22-23页 |
2.1.1 旅游需求 | 第22页 |
2.1.2 旅游决策 | 第22-23页 |
2.2 市场营销理论 | 第23-24页 |
2.2.1 市场营销的概念及理论体系 | 第23页 |
2.2.2 4Ps营销组合 | 第23-24页 |
2.3 长尾理论 | 第24-25页 |
2.3.1 长尾理论的概念 | 第24页 |
2.3.2 三种力量与基本法则 | 第24-25页 |
2.4 波士顿矩阵 | 第25-26页 |
2.4.1 波士顿矩阵概念 | 第25页 |
2.4.2 旅游市场竞争态矩阵 | 第25-26页 |
2.5 五力模型 | 第26-27页 |
2.5.1 五力模型的概念及内涵 | 第26页 |
2.5.2 五力模型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2.6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27-29页 |
2.6.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及内涵 | 第27页 |
2.6.2 各阶段市场开发策略 | 第27-29页 |
3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特征分析 | 第29-54页 |
3.1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总体特征 | 第29-33页 |
3.1.1 中韩-韩中旅游交流日益密切 | 第29-31页 |
3.1.2 赴韩中国旅游者占韩国入境外国旅游者比重逐年上升 | 第31-32页 |
3.1.3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呈现出一定的敏感性和波动性 | 第32页 |
3.1.4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在地区上呈现不平衡性 | 第32-33页 |
3.2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人口统计特征 | 第33-36页 |
3.2.1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性别特征 | 第33-34页 |
3.2.2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年龄特征 | 第34-35页 |
3.2.3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职业特征 | 第35-36页 |
3.3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行为特征 | 第36-39页 |
3.3.1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信息获取途径 | 第36-37页 |
3.3.2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动机选择 | 第37-38页 |
3.3.3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形态选择 | 第38-39页 |
3.3.4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住宿选择 | 第39页 |
3.4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消费特征 | 第39-44页 |
3.4.1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消费水平分析 | 第39-40页 |
3.4.2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消费结构分析 | 第40-42页 |
3.4.3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消费场所分析 | 第42-43页 |
3.4.4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满意度分析 | 第43-44页 |
3.5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时间特征 | 第44-49页 |
3.5.1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年际变动 | 第44-45页 |
3.5.2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月际变动 | 第45-47页 |
3.5.3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停留时间 | 第47页 |
3.5.4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旅游次数 | 第47-49页 |
3.6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空间特征 | 第49-54页 |
3.6.1 亲景度分析 | 第49-50页 |
3.6.2 赴韩旅游流流量分析 | 第50-52页 |
3.6.3 赴韩旅游流网络分析 | 第52-54页 |
4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市场前景分析 | 第54-69页 |
4.1 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市场竞争分析 | 第54-63页 |
4.1.1 波士顿矩阵分析 | 第54-59页 |
4.1.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第59-62页 |
4.1.3 生命周期理论分析 | 第62-63页 |
4.2 赴韩中国旅游市场预测 | 第63-69页 |
5 赴韩中国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 第69-79页 |
5.1 赴韩中国旅游市场总体开发策略 | 第69-70页 |
5.1.1 加强中韩相关主体间的合作 | 第69页 |
5.1.2 加大赴韩旅游商品的供给量 | 第69-70页 |
5.1.3 细分目标市场 | 第70页 |
5.1.4 充分重视“长尾”市场 | 第70页 |
5.2 赴韩旅游客源选择策略 | 第70-72页 |
5.2.1 赴韩中国旅游市场定位 | 第70-71页 |
5.2.2 重视赴韩中国女性旅游者市场 | 第71-72页 |
5.2.3 以赴韩中老年旅游者为重点客源 | 第72页 |
5.2.4 深入挖掘企业中高层的赴韩旅游需求 | 第72页 |
5.3 赴韩旅游商品开发策略 | 第72-74页 |
5.3.1 开发多种“套餐式”对韩旅游商品 | 第72-73页 |
5.3.2 降低住宿成本 | 第73页 |
5.3.3 重点开发观光和商务类对韩旅游商品 | 第73-74页 |
5.3.4 充分考虑影响赴韩中国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因素 | 第74页 |
5.4 赴韩旅游时间配置策略 | 第74-75页 |
5.4.1 优化配置淡旺季赴韩旅游商品 | 第74-75页 |
5.4.2 延长赴韩中国旅游者在韩停留时间 | 第75页 |
5.4.3 提高赴韩旅游重游率 | 第75页 |
5.5 赴韩旅游空间配置策略 | 第75-76页 |
5.5.1 合理搭配各级别网络旅游流 | 第75-76页 |
5.5.2 突出韩国各区域内联动效应 | 第76页 |
5.6 赴韩旅游消费结构优化策略 | 第76-79页 |
5.6.1 开发不同档次和价格的赴韩旅游商品 | 第76-77页 |
5.6.2 依据旅游形态优化消费结构 | 第77-78页 |
5.6.3 购物安排以赴韩中国旅游者喜好的商品为主 | 第78页 |
5.6.4 选择物美价廉的购物场所 | 第78页 |
5.6.5 从多方面提高赴韩中国旅游者的消费满意度 | 第78-79页 |
6 结论 | 第79-81页 |
6.1 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6.2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80-81页 |
6.2.1 研究的局限性 | 第80页 |
6.2.2 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个人简历 | 第87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项目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