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动物学论文

重金属元素对原生动物四膜虫(Tetrahymena)的毒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6页
 1 原生动物第10-11页
   ·原生动物的概念及简介第10页
   ·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第10-11页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第11页
 2 土壤原生动物第11-13页
   ·土壤原生动物的概念及简介第11页
   ·土壤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第11-12页
   ·土壤原生动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意义第12页
   ·土壤原生动物的应用前景第12-13页
 3 四膜虫第13-15页
   ·四膜虫的概念第13页
   ·四膜虫的形态与分布第13页
   ·四膜虫的基本特征第13-14页
   ·四膜虫的研究进展情况第14页
   ·四膜虫作为实验材料的优势第14-15页
 4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第15-23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简介第15-16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研发过程第16-17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原理第17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实验流程第17-18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优点第18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缺陷第18-19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应用前景第19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方法改进第19页
   ·影响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灵敏性的主要因素第19-20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20-22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第22-23页
 5 DNA 交联第23-26页
   ·DNA 交联的定义及分类第23-24页
   ·DNA 交联损伤特点第24页
   ·DNA 交联检测方法第24页
   ·交联剂甲醛(HCHO)简介第24-25页
   ·HCHO 交联作用的研究进展第25页
   ·HCHO 引起交联作用的危害第25-26页
第二章 原生动物四膜虫实验室无菌纯培养的建立第26-31页
 1 四膜虫样品的采集第26-27页
   ·样品采集前的注意事项第26页
   ·采集的方法第26-27页
 2 采集样品的处理第27页
 3 四膜虫无菌纯培养的建立第27-31页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29页
   ·讨论第29-31页
第三章 重金属元素对原生动物四膜虫种群数量影响第31-53页
 1 四膜虫生长稳定期的确定第31-39页
   ·临界点密度的确定第31-33页
   ·理想培养方法的选择第33-37页
   ·平菇水提取液中四膜虫细胞生长稳定期的确定第37-38页
   ·无机盐培养液中四膜虫生长稳定期的确定第38-39页
 2 重金属元素对四膜虫种群数量影响急性毒性实验第39-53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51页
   ·讨论第51-53页
第四章 重金属元素对原生动物四膜虫核 DNA 损伤的研究及在水体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第53-68页
 1 重金属元素对原生动物四膜虫核DNA 的损伤研究第53-61页
   ·材料与方法第53-55页
   ·结果与分析第55-59页
   ·讨论第59-61页
 2 原生动物四膜虫在水体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第61-68页
   ·材料与方法第61-64页
   ·结果与分析第64-65页
   ·讨论第65-68页
第五章 甲醛(HCHO)对原生动物四膜虫核DNA 交联作用研究第68-7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8-70页
   ·实验材料第68页
   ·主要试剂和主要仪器第68页
   ·实验方法第68-7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0-76页
   ·在实验方案一中以 30μmol/LH_2O_2 溶液为例,不同浓度 HCHO 产生的交联作用图像结果第70-71页
   ·实验方案一:先交联后断裂方案的条件下,HCHO 诱导四膜虫单细胞核DNA 交联作用结果第71-73页
   ·在实验方案二中以 30μmol/LH_2O_2 溶液为例,不同浓度 HCHO 产生的交联作用图像结果第73页
   ·实验方案二:先断裂后交联方案的条件下,HCHO 诱导四膜虫单细胞核DNA 交联作用结果第73-76页
 3 讨论第76-78页
本论文研究的实践价值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沌理论运用于大气PM10的预测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下一篇:大学生环保行为的模型建构--以塑料袋使用行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