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4页 |
·本文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写作内容 | 第11-12页 |
·创新点的说明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我国创业板发行上市保荐人制度考察 | 第14-27页 |
·创业板保荐人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14-17页 |
·创业板保荐人的含义 | 第14页 |
·创业板保荐人制度的含义 | 第14-15页 |
·创业板保荐人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我国创业板发行上市保荐人制度的构成 | 第17-22页 |
·我国创业板保荐人的资格、申请程序及选择标准 | 第17-19页 |
·我国创业板保荐人制度的保荐业务 | 第19-21页 |
·对保荐人的监管措施和创业板保荐人的法律责任 | 第21-22页 |
·我国创业板发行上市保荐人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其原因 | 第22-27页 |
·创业板保荐人制度的缺失——没有专门的保荐人制度 | 第22-23页 |
·保荐人与保荐对象权利不清、责任不明 | 第23页 |
·保荐人与其他证券服务机构权利不清、责任不明 | 第23-24页 |
·保荐人与证券监管者职权区分不明显 | 第24页 |
·双重保荐制度有违公平的责任承担 | 第24-25页 |
·保荐人的认证制度不完善 | 第25-26页 |
·保荐人是否尽职调查标准难以确定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创业板发行保荐人制度的特殊问题 | 第27-41页 |
·保荐对象的特殊性 | 第27-29页 |
·上市企业的类型不同 | 第27-28页 |
·上市企业的规模不同 | 第28页 |
·对上市企业的资产要求不同 | 第28页 |
·对上市企业的治理结构要求不同 | 第28-29页 |
·对上市企业上市报审环节的要求不同 | 第29页 |
·保荐辅导的特殊要求 | 第29-31页 |
·对保荐人的持续督导要求不同 | 第30页 |
·信息披露要求不同 | 第30-31页 |
·创业板保荐人的权利义务 | 第31-32页 |
·创业板保荐人权利简述 | 第31页 |
·创业板保荐人义务简述 | 第31-32页 |
·目前创业板保荐人权利义务实践的不足 | 第32页 |
·创业板保荐人的法律责任 | 第32-41页 |
·创业板保荐人法律责任的概述 | 第32-34页 |
·创业板保荐人的民事责任 | 第34-37页 |
·创业板保荐人的行政责任 | 第37-38页 |
·创业板保荐人的刑事责任 | 第38-41页 |
第四章 我国创业板发行上市保荐制度的完善 | 第41-50页 |
·我国创业板保荐宏观制度的完善 | 第41-43页 |
·创业板保荐人法律体系的完善 | 第41页 |
·行政监管干预方式的调整 | 第41-42页 |
·保荐人自律组织的建设 | 第42-43页 |
·我国创业板保荐微观制度的完善 | 第43-47页 |
·创业板保荐人的结构组成的调整 | 第43-44页 |
·创业板保荐人任职条件的完善 | 第44页 |
·创业板保荐人第三方保障机制——责任保险模式的引入 | 第44-45页 |
·保荐辅导期限的适当延长 | 第45-46页 |
·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独立性的加强 | 第46-47页 |
·进一步明确创业板发行上市保荐人权利义务 | 第47-48页 |
·保荐人与保荐对象权利义务的界定 | 第47页 |
·保荐机构与保荐代表人权利义务的界定 | 第47-48页 |
·保荐人与其他证券服务机构权利义务界定 | 第48页 |
·进一步明确创业板发行上市保荐人法律责任 | 第48-50页 |
·行政责任的强化 | 第48页 |
·民事救济途径的完善 | 第48-49页 |
·刑事责任罪状的丰富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