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四川盆地麦冬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缩写词表第10-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25页
   ·麦冬研究进展第13-21页
     ·资源分布现状第13页
     ·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第13-14页
     ·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第14-20页
     ·氨基酸分析研究进展第20页
     ·指纹图谱研究进展第20-21页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与模式识别研究进展第21-24页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与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第21-23页
     ·中药模式识别系统的构建与方法研究第23-24页
   ·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的意义及现状第24-25页
2 立题依据第25-26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6-34页
   ·试验材料及试验区概况第26-27页
     ·试验材料第26-27页
     ·试验设计第27页
     ·试验区概况第27页
   ·药品、试剂与仪器第27-28页
   ·试验方法第28-34页
     ·资源调查第28页
     ·麦冬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测定第28-29页
     ·麦冬种质资源大类成分含量的测定第29-30页
     ·麦冬种质资源氨基酸组分及含量的测定第30-31页
     ·麦冬种质资源HPLC—UV指纹图谱的测定第31-33页
     ·麦冬种质资源GC—MS指纹图谱的测定第33页
     ·数据处理第33-34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4-72页
   ·四川盆地麦冬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评价第34-40页
     ·麦冬种质资源形态特征的变异分析第34-35页
     ·麦冬不同形态特征的相关及主成分分析第35页
     ·麦冬种质资源的Q型聚类分析第35-40页
   ·四川盆地麦冬种质资源的化学成分评价第40-47页
     ·四川盆地麦冬种质资源的大类成分含量第40页
     ·四川盆地麦冬种质资源氨基酸分布及其含量比较第40-47页
   ·四川盆地麦冬种质资源的色谱指纹图谱评价第47-61页
     ·样品制备方法优化第47-49页
     ·色谱条件优化第49-51页
     ·方法学考察第51-54页
     ·四川盆地麦冬种质资源HPLC—UV指纹图谱的建立第54-57页
     ·四川盆地麦冬种质资源GC—MS指纹图谱的建立第57-61页
   ·四川盆地麦冬种质资源质量的综合评价第61-72页
     ·四川盆地麦冬种质资源质量指标主成分综合评价第61-66页
     ·四川盆地麦冬种质资源HPLC—GC指纹图谱的综合评价第66-71页
     ·质量指标主成分综合评价与色谱指纹图谱综合评价的比较第71-72页
5 结论与讨论第72-80页
   ·四川盆地麦冬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变异分析第72-74页
     ·四川盆地野生麦冬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存在广泛变异第72-73页
     ·四川盆地野生麦冬种质资源各形态学性状间存在相关性第73页
     ·麦冬形态学特征与其地理环境间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第73-74页
     ·麦冬野生资源的开发价值第74页
   ·麦冬种质资源"全息"色谱指纹图谱的应用价值第74-76页
     ·"全息"指纹图谱评价是中药质量评价和控制的有效方法第74-75页
     ·指纹图谱定性鉴别与定量比较相结合评价麦冬种质资源第75-76页
     ·"全息"色谱指纹图谱的应用价值第76页
   ·麦冬种质资源氨基酸分析及其食用价值初探第76-77页
   ·四川盆地麦冬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第77-79页
     ·麦冬种质资源大类成分含量及其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第77-78页
     ·"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麦冬种质资源系统评价的可靠性第78-79页
   ·试验样品前处理的系统优化探讨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91页
致谢第91-92页
附录第92-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3-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第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奖项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EV gC基因FQ-PCR方法建立及gC基因疫苗在免疫小鼠体内分布规律的研究
下一篇:土壤基本养分及其它无机元素对川白芷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