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导论 | 第13-23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一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作为的理论阐释 | 第23-31页 |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政府作为的概念界定 | 第23-26页 |
(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 第23-25页 |
(二) 政府作为的内涵与特征 | 第25-26页 |
二、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积极作为的理论依据 | 第26-31页 |
(一) 市场失灵理论 | 第26-29页 |
(二)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我国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证分析 | 第31-45页 |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及政府作为取得的成绩 | 第31-39页 |
(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 第31-37页 |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作为取得的成绩 | 第37-39页 |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作为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一) 对整体技术水平提升有限 | 第39-40页 |
(二) 对创新体系缺乏有效整合 | 第40-41页 |
(三) 基础设施和制度供给不足 | 第41页 |
(四) 对行业和区域发展协调不足 | 第41页 |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作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1-45页 |
(一) 引导措施不健全 | 第42页 |
(二) 激励体系不完善 | 第42-43页 |
(三) 规范职能发挥不力 | 第43页 |
(四) 公共服务不到位 | 第43-45页 |
第三章 我国政府积极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现路径 | 第45-64页 |
一、我国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积极作为的原则 | 第45-49页 |
(一) 市场导向原则 | 第45-46页 |
(二) 企业主体原则 | 第46-47页 |
(三) 系统协调原则 | 第47-48页 |
(四)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48-49页 |
二、我国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积极作为的着力点 | 第49-54页 |
(一) 创造并提升相关生产要素 | 第50-51页 |
(二) 刺激并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 第51-52页 |
(三) 发展并完善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 | 第52-53页 |
(四) 激发并维护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 | 第53-54页 |
三、我国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积极作为的政策路径 | 第54-64页 |
(一) 健全引导措施 | 第55-57页 |
(二) 完善激励体系 | 第57-59页 |
(三) 创新制度规范 | 第59-61页 |
(四) 强化公共服务 | 第61-64页 |
结束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74页 |
附件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