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一般理论 | 第11-18页 |
一、资产证券化 | 第11页 |
二、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 第11-14页 |
(一)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涵义 | 第11-12页 |
(二)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 | 第12-13页 |
(三)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特征 | 第13-14页 |
三、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法律原理 | 第14-18页 |
(一)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关系分析 | 第14-16页 |
(二)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操作流程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特殊目的机构的法律问题 | 第18-22页 |
一、SPV的法律性质 | 第18页 |
二、SPV的组织形式 | 第18-19页 |
(一) 公司形式 | 第18-19页 |
(二) 信托形式 | 第19页 |
(三) 合伙形式 | 第19页 |
三、我国设立SPV的组织形式选择 | 第19-22页 |
(一) 特定目的公司的法律制度环境 | 第20页 |
(二) 特定目的信托的法律制度环境 | 第20-22页 |
第三章 住房抵押贷款拟证券化资产风险隔离相关法律问题 | 第22-28页 |
一、住房抵押贷款拟证券化资产风险隔离第一步——真实销售 | 第22-25页 |
(一) 真实销售的概念 | 第22页 |
(二) 真实销售的法律标准 | 第22-23页 |
(三)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资产转让法律问题 | 第23-25页 |
二、住房抵押贷款拟证券化资产风险隔离第二步——破产隔离 | 第25-28页 |
(一) 发起人的破产隔离 | 第25-26页 |
(二) SPV自身的破产隔离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制度与监管规则的思考 | 第28-36页 |
一、外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立法创新与立法趋势 | 第28-30页 |
(一)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立法创新 | 第28-29页 |
(二) 英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立法创新 | 第29页 |
(三) 世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立法趋势 | 第29-30页 |
二、完善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制度的思考 | 第30-33页 |
(一) 建立我国特殊目的信托制度和私募制度 | 第30-31页 |
(二) 完善我国债权转让制度 | 第31页 |
(三) 完善SPV债权人和债务人申请破产制度 | 第31-33页 |
三、完善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监管规则的思考 | 第33-36页 |
(一) 树立稳健与创新综合权衡的监管理念 | 第33页 |
(二) 强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交易中的信息披露机制 | 第33-34页 |
(三) 完善监管协调机制 | 第34-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