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真空电子学(电子物理学)论文--凝聚态物理学论文

磁性单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性质及其自旋调控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分子电子器件导论第16-31页
    1.1 分子电子学的发展过程第16-22页
        1.1.1 分子器件研究的实验方法第18-21页
        1.1.2 分子器件研究的理论方法第21-22页
    1.2 分子电子器件的传输特性第22-26页
        1.2.1 负微分电阻现象第22-23页
        1.2.2 分子整流器件第23-24页
        1.2.3 自旋过滤现象第24-25页
        1.2.4 磁致电阻效应第25-26页
        1.2.5 基尔霍夫叠加定律第26页
        1.2.6 多功能电子器件第26页
    1.3 分子器件的材料第26-28页
        1.3.1 有机物分子和过渡金属有机物分子第27页
        1.3.2 碳原子链第27页
        1.3.3 石墨烯第27-28页
        1.3.4 石墨炔第28页
    1.4 论文工作的内容和意义第28-31页
第2章 理论计算方法第31-53页
    2.1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计算第31-32页
    2.2 密度泛函理论第32-38页
        2.2.1 Hohenberg-Kohn定理第32-33页
        2.2.2 Kohn-Sham方程第33-34页
        2.2.3 交换相关能量泛函第34-36页
        2.2.4 自洽计算过程第36-37页
        2.2.5 赝势的选择第37-38页
    2.3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第38-41页
        2.3.1 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第38-39页
        2.3.2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第39-41页
    2.4 分子导体中电流第41-49页
        2.4.1 分子系统中的输运性质的计算第41-44页
        2.4.2 分子系统中电流的第一原理计算第44-48页
        2.4.3 非正交轨道基矢第48-49页
        2.4.4 Landauer-Büttiker公式第49页
    2.5 Born-Oppenheimer与Hartree-Fock近似第49-50页
    2.6 计算分子输运性质的相关软件简介第50-53页
第3章 单个酞菁分子中的巨磁阻效应和自旋过滤效应研究第53-63页
    3.1 引言第53-54页
    3.2 模型建立和计算方法第54-55页
    3.3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55-62页
        3.3.1 巨磁电阻效应第55-56页
        3.3.2 完美的自旋过滤器件第56-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锯齿型 6,6,12-石墨炔纳米带体系中的自旋过滤效果和磁致电阻效应研究第63-75页
    4.1 引言第63-64页
    4.2 双电极模型与计算方法第64-6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6-74页
        4.3.1 4个宽度和5个宽度 6,6,12-锯齿型石墨炔纳米带的电磁特性第66-67页
        4.3.2 系统在不考虑磁性时的电子输运行为第67-69页
        4.3.3 系统在考虑磁性时的电子输运行为第69-74页
    4.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在平行碳原子链中实现传统的基尔霍夫定律特性第75-89页
    5.1 引言第75-76页
    5.2 计算模型构建与理论公式第76-7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8-88页
        5.3.1 并行排列的双碳原子链中的电导和电流叠加特性第78-84页
        5.3.2 增大石墨烯电极的宽度对电导叠加的影响第84-85页
        5.3.3 双碳链中更好的自旋过滤效果第85-88页
    5.4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6章 基于双氢化增强 α-石墨炔纳米带的稳定性研究第89-100页
    6.1 引言第89-90页
    6.2 计算模型和公式第90-91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91-99页
        6.3.1 双氢化对锯齿型a石墨炔纳米带稳定性的影响第91-97页
        6.3.2 双氢化对扶手椅型 a 石墨炔纳米带电子结构的影响第97-99页
    6.4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7章 钴酞菁分子中钴原子的磁性方向对其自旋过滤效果的调控作用第100-107页
    7.1 引言第100-101页
    7.2 模型构建与理论计算第101-102页
    7.3 结果讨论与分析第102-106页
    7.4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结论与展望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7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的科研项目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荧光化学生物传感技术中的化学计量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中国探矿权监管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