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基于梯度理论的农村社会发展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导言第10-17页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11-12页
     ·选题意义第11页
     ·研究目的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国外学者的研究第12-13页
     ·国内学者的研究第13-17页
第二章 梯度理论及其对社会学的启示第17-21页
   ·梯度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第17-18页
     ·传统梯度理论第17页
     ·反梯度理论第17页
     ·广义梯度理论第17-18页
   ·梯度理论与社会学第18-21页
     ·梯度理论的社会学传统第18-19页
     ·社会学中对梯度理论借鉴及应用第19-21页
第三章 农村社会发展梯度的实证分析第21-38页
   ·研究方法与测量指标第21-22页
     ·研究方法第21页
     ·指标的选取与操作化第21-22页
   ·研究假设第22-23页
     ·理论假设第22页
     ·具体假设第22-23页
   ·调查对象情况简介第23-24页
     ·县域情况简介第23-24页
     ·样本村基本情况第24页
   ·农村社会发展梯度的实证分析第24-38页
     ·样本总体的情况简介第24-25页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第25-38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38-48页
   ·结论及分析第38-41页
     ·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梯度分布第38-39页
     ·人口素质呈现中低高的态势第39-40页
     ·生活质量受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第40-41页
     ·社会秩序与市场化程度和速度相关第41页
   ·影响农村社会发展的因素第41-42页
     ·中心城市辐射的影响第41-42页
     ·农村地区自身条件第42页
     ·市场化程度影响人对社会发展成果的认识第42页
   ·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建议第42-46页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力作用第43页
     ·因地制宜,分地区分阶段实现农村快速发展第43-45页
     ·把握整体,缩小差距,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第45-46页
   ·研究结论的可信性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第50-57页
 关于陕西农村社会发展的调查问卷第50-57页
致谢第57-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边缘区域政府扶贫开发问题研究--以咸阳旱腰带为例
下一篇:中国东西部经济与环境关系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