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制度研究--以泉州市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4-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页
    1.4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第15-17页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5页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5-17页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第17-21页
    2.1 概念界定第17-18页
        2.1.1 农民工第17页
        2.1.2 工伤保险第17-18页
    2.2 理论依据第18-21页
        2.2.1 社会公平理论第18-19页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19页
        2.2.3 整体政府理论第19-21页
第3章 建筑业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分析——基于泉州的调查第21-33页
    3.1 建筑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发展现状第21-29页
        3.1.1 建筑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发展情况第21-22页
        3.1.2 问卷调查第22-25页
        3.1.3 泉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工作特征第25-28页
        3.1.4 泉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现状分析第28-29页
    3.2 泉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第29-33页
        3.2.1 参保率低,覆盖面小第29-30页
        3.2.2 参保走形式,单位想瞒报第30-31页
        3.2.3 建筑业农民工工伤保障意识淡薄第31页
        3.2.4 工伤事故频发,职业病危害严重第31-33页
第4章 建筑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45页
    4.1 建筑业农民工层面的原因第33-35页
        4.1.1 人员流动性大第33-34页
        4.1.2 农民工受到传统观念局限第34-35页
        4.1.3 维权成本高第35页
    4.2 建筑施工企业层面的原因第35-37页
        4.2.1 管理机制特殊第35-36页
        4.2.2 规避社保义务第36-37页
        4.2.3 企业社会责任约束缺乏制度刚性第37页
    4.3 政府职能部门层面的原因第37-40页
        4.3.1 工伤保险制度执行政府监督不力第37-39页
        4.3.2 跨部门协同失灵第39页
        4.3.3 经办机构无行政执法权力,人员经费不足第39-40页
    4.4 政府政策层面的原因第40-45页
        4.4.1 工伤认定程序复杂第40-42页
        4.4.2 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存在不合理和空白之处第42-43页
        4.4.3 商业保险冲击第43-45页
第5章 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制度完善的对策第45-51页
    5.1 建筑业农民工工伤保险立法措施的完善第45-46页
        5.1.1 相应法规政策完善第45页
        5.1.2 提高工伤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第45-46页
    5.2 完善工伤保险制度执行机制第46-49页
        5.2.1 完善协同机制,健全监督机制第46-47页
        5.2.2 简化工伤程序,降低维权成本第47页
        5.2.3 推进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工作第47-49页
    5.3 其他保障措施第49-51页
        5.3.1 积极探索工伤保险和商业保险的互补机制第49-50页
        5.3.2 加强建筑业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的正确认识第50-51页
第6章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7页
附录A 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调查问卷第57-59页
个人简历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Z-Score模型的农副食品加工业财务预警研究
下一篇: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其财务风险的影响--基于外部环境稳定与波动状态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