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语及符号 | 第10-12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第一章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研究进展 | 第12-22页 |
1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概述 | 第12-13页 |
2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 第13-14页 |
3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诊断 | 第14-16页 |
3.1 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 第14页 |
3.2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 第14-15页 |
3.3 免疫组化技术 | 第15页 |
3.4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第15-16页 |
3.5 原位杂交技术 | 第16页 |
4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疫苗研究 | 第16-17页 |
5 结语 | 第17-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2页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22-44页 |
第一章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N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 第22-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1.1 病毒、菌株、质粒 | 第23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1.3 TGEV江苏分离株JS2012 N基因的扩增 | 第23-24页 |
1.4 TGEV N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测序 | 第24页 |
1.5 重组TGEV N蛋白的表达 | 第24页 |
1.6 重组TGEV N蛋白的纯化 | 第24页 |
1.7 重组TGEV N蛋白Western Blot鉴定 | 第24-25页 |
2 结果 | 第25-27页 |
2.1 TGEV JS2012株N基因的扩增 | 第25页 |
2.2 TGEV JS2012N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5-26页 |
2.3 重组TGEV N蛋白的表达 | 第26页 |
2.4 重组TGEV N蛋白的纯化 | 第26-27页 |
2.5 重组TGEV N蛋白Western Blot鉴定 | 第27页 |
3 讨论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第二章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抗体检测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第30-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1.1 材料 | 第31页 |
1.2 重组N蛋白抗原最适包被浓度和阴阳性血清的稀释浓度的确定 | 第31页 |
1.3 封闭液及抗体稀释液的确定 | 第31-32页 |
1.4 待检血清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32页 |
1.5 羊抗猪lgG-HRP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 第32页 |
1.6 最适显色时间的确定 | 第32页 |
1.7 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 | 第32页 |
1.8 特异性实验 | 第32页 |
1.9 敏感性试验 | 第32-33页 |
1.10 重复性试验 | 第33页 |
1.11 间接ELISA与病毒血清中和试验的对照比较 | 第33页 |
1.12 临床猪血清检测 | 第33页 |
2 结果 | 第33-39页 |
2.1 重组N蛋白抗原最适包被浓度和阴阳性血清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 第33-34页 |
2.2 封闭液及抗体稀释液的确定 | 第34-35页 |
2.3 待检血清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35页 |
2.4 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 第35页 |
2.5 最佳底物作用时间的确定 | 第35-36页 |
2.6 阴阳性临界值确定 | 第36-37页 |
2.7 特异性实验 | 第37页 |
2.8 敏感性试验 | 第37-38页 |
2.9 重复性试验 | 第38-39页 |
2.10 间接ELISA与病毒血清中和试验的对照比较 | 第39页 |
2.11 临床猪血清检测 | 第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42-44页 |
附录 常用试剂配方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8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