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可视化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LAMP法的建立及其对流行状况的初步调查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12-13页
前言第13-15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5-27页
    第一章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第15-21页
        1 病原学第15-16页
            1.1 特征第15页
            1.2 抵抗力第15页
            1.3 培养特性第15-16页
        2 流行病学第16-17页
        3 发病机理第17页
        4 诊断方法第17-21页
            4.1 临床诊断第17-18页
            4.2 分离鉴定第18页
            4.3 聚合酶链式反应第18页
            4.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第18-19页
            4.5 病毒中和试验第19-21页
    第二章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第21-27页
        1 LAMP反应原理第21-22页
        2 引物设计第22-23页
        3 结果判定第23-24页
            3.1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第23页
            3.2 沉淀观察法第23-24页
            3.3 颜色变化法第24页
        4 技术特点第24-25页
            4.1 操作便捷第24页
            4.2 特异性强第24-25页
            4.3 灵敏度高第25页
            4.4 RNA检测一步法第25页
            4.5 可视化检测第25页
        5 本研究的意义第25-27页
第二篇 实验研究第27-55页
    第三章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7-43页
        1 材料第27-29页
            1.1 样品第27页
            1.2 菌种和毒株第27-28页
            1.3 主要试剂、试剂盒第28页
            1.4 主要仪器第28-29页
            1.5 分析软件第29页
        2 方法第29-36页
            2.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9-32页
            2.2 肉眼可视化验证第32页
            2.3 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第32-33页
            2.4 敏感性试验第33-35页
            2.5 特异性试验第35页
            2.6 临床样品检测第35-36页
        3 结果第36-40页
            3.1 LAMP反应优化后的最适反应体系和条件第36页
            3.2 肉眼可视化验证第36-37页
            3.3 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第37页
            3.4 携带目标基因片段质粒的菌液PCR鉴定结果第37-38页
            3.5 敏感性试验第38-39页
            3.6 特异性试验第39页
            3.7 临床样品检测第39-40页
        4 分析与讨论第40-43页
    第四章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第43-55页
        1 材料第43-45页
            1.1 样品第43页
            1.2 质粒第43页
            1.3 主要试剂、试剂盒第43-44页
            1.4 主要仪器第44-45页
            1.5 分析软件第45页
        2 方法第45-46页
            2.1 套式PCR检测第45-46页
            2.2 敏感性试验第46页
            2.3 临床样品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第46页
        3 结果第46-51页
            3.1 敏感性试验第46-47页
            3.2 IBRV检测结果第47-48页
            3.3 部分IBRV目的序列的同源性比较第48-50页
            3.4 部分IBRV目的序列的进化树分析第50页
            3.5 套式PCR法和LAMP法检测临床样品的结果对比第50-51页
        4 分析与讨论第51-55页
全文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或科研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东地区类猪圆环病毒P1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自然感染P1病毒仔猪的病例研究
下一篇:捻转血矛线虫热休克蛋白70和过氧化氢酶生物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