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 微生物概述 | 第11页 |
2 水生动物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2.1 鱼类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2.2 甲壳类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3 肠道菌群的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3.1 传统培养方法 | 第18页 |
3.2 基于宏基因组学的方法 | 第18-20页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性别及规格对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 第21-39页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1-24页 |
1.1 样品的采集 | 第21-22页 |
1.2 实验器材和试剂 | 第22-23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36页 |
2.1 测序基本数据分析 | 第24-26页 |
2.2 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的结构分析 | 第26-30页 |
2.3 样本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 | 第30-31页 |
2.4 OTU分布韦恩图 | 第31-32页 |
2.5 主成分分析(PCA) | 第32-33页 |
2.6 群落Heatmap图 | 第33-35页 |
2.7 LEfSe分析 | 第35-36页 |
3 讨论 | 第36-39页 |
3.1 阳澄西湖养殖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的基本结构特征 | 第36-37页 |
3.2 菌群组成的组间差异性分析 | 第37-39页 |
第三章 三种不同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结构的比较研究 | 第39-55页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9-40页 |
1.1 样品的采集 | 第39-40页 |
1.2 实验器材和试剂 | 第40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51页 |
2.1 测序基本数据分析 | 第40-41页 |
2.2 分类学组成分析 | 第41-45页 |
2.3 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分析 | 第45-46页 |
2.4 OTU分布韦恩图 | 第46-47页 |
2.5 主成分分析(PCA) | 第47-48页 |
2.6 多样品分类学系统组成树 | 第48-49页 |
2.7 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49-51页 |
3 讨论 | 第51-55页 |
3.1 不同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的基本结构特征 | 第51页 |
3.2 不同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差异性分析 | 第51-55页 |
全文总结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