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新能源住宅论文

基于最小干预度原则的既有多层住宅节能改造模式研究--以天津地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21页
    1.1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第8-9页
        1.1.1 概念界定第8-9页
        1.1.2 研究范围第9页
    1.2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9-14页
        1.2.1 研究背景第9-12页
        1.2.2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3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8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8页
        1.3.3 存在问题第18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目标第18-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3 研究目标第20页
    1.5 研究框架第20-21页
第2章 最小干预度节能改造模式与现行节能改造模式比较分析第21-40页
    2.1 最小干预度节能改造模式第21-22页
    2.2 最小干预度节能改造模式提出的动因分析第22-30页
        2.2.1 天津既有多层住宅节能性分析第22-25页
        2.2.2 外围护结构自身特性分析第25-29页
        2.2.3 既有风貌延续性分析第29-30页
    2.3 节能改造模式比较分析第30-39页
        2.3.1 现行节能改造模式分析第30-34页
        2.3.2 最小干预度节能改造模式分析第34-38页
        2.3.3 比较分析第38-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以最小干预度节能改造模式为指导的技术方案设计第40-63页
    3.1 热桥及公共走道内墙节能改造技术第40-48页
        3.1.1 370 mm厚实心黏土砖墙热工性能分析第40-41页
        3.1.2 热桥保温技术第41-46页
        3.1.3 公共走道内墙保温技术第46-48页
    3.2 外窗节能改造技术第48-56页
        3.2.1 外窗构件更新第49-51页
        3.2.2 其他弥补性节能技术第51-54页
        3.2.3 各位置及朝向外窗节能技术选择第54-56页
    3.3 屋面节能改造技术第56-62页
        3.3.1 平改坡技术第56-59页
        3.3.2 平改平技术第59-61页
        3.3.3 平改坡技术与平改平技术的选择第61-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技术方案的模拟分析——以天津大学新园村一期为例第63-88页
    4.1 现状分析第63-69页
        4.1.1 外围护结构现状分析第63-69页
        4.1.2 存在问题分析第69页
    4.2 方案设计与模拟第69-75页
        4.2.1 方案设计第70-73页
        4.2.2 方案模拟第73-75页
    4.3 结果分析第75-87页
        4.3.1 节能性分析第75-80页
        4.3.2 经济性分析第80-85页
        4.3.3 既有风貌延续性分析第85-87页
    4.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88-90页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88-89页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5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生态水敏的湟水谷地河流城市段景观规划研究
下一篇:暖通空调系统水力平衡调试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