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河网流量分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6页 |
1.2.1 河网水动力模型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1.2.2 分汊口分流比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3 模糊数学理论和粗糙集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 河网数学模型的发展方向 | 第16-17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河网单向流量分配 | 第19-38页 |
2.1 粗糙集与模糊集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2.2 河网几何特征属性的选择 | 第20-22页 |
2.3 河网流量分配单向模型 | 第22-26页 |
2.3.1 构建模糊聚类关系 | 第22-23页 |
2.3.2 确定几何特征属性权重分配 | 第23-24页 |
2.3.3 河网流量分配计算 | 第24-26页 |
2.4 河网流量分配模型验证 | 第26-30页 |
2.5 划分同类别置信水平入的敏感度分析 | 第30-35页 |
2.6 不同水工措施对河网流量分配影响的预测分析 | 第35-3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感潮河网流量分配模型构建 | 第38-54页 |
3.1 感潮河网流量分配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 第38-41页 |
3.2 感潮河网流量分配模型基本方程建立 | 第41-43页 |
3.2.1 河网拓扑关系方程 | 第41-42页 |
3.2.2 河网水面线推求方程 | 第42-43页 |
3.3 感潮河网流量分配模型基本方程求解 | 第43-49页 |
3.3.1 河网拓扑关系方程建立 | 第43-46页 |
3.3.2 河网水面线推求方程求解 | 第46-49页 |
3.4 感潮河网流量分配模型验证 | 第49-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感潮河网流量分配模型实例研究 | 第54-71页 |
4.1 感潮河网水闸组合措施 | 第54-60页 |
4.1.1 水闸方案 | 第54-55页 |
4.1.2 不同水闸方案下流量分配结果分析 | 第55-60页 |
4.2 感潮河网溢流堰组合措施 | 第60-66页 |
4.2.1 溢流堰方案 | 第60-61页 |
4.2.2 不同溢流堰方案下流量分配结果分析 | 第61-66页 |
4.3 感潮河网闸堰组合措施 | 第66-70页 |
4.3.1 闸堰组合方案 | 第66-67页 |
4.3.2 不同闸堰组合方案下流量分配结果分析 | 第67-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成果总结 | 第71-72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Ⅰ | 第78-82页 |
个人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