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工伤损害赔偿制度概述 | 第10-18页 |
·工伤损害的认定 | 第10-12页 |
·工伤损害的定义 | 第10页 |
·我国对工伤损害的认定 | 第10-11页 |
·我国工伤损害的认定范围的变革趋势 | 第11-12页 |
·工伤损害的复合属性 | 第12-14页 |
·侵权损害与法律特别规定之损害 | 第12-13页 |
·财产上的损害和非财产上的损害 | 第13-14页 |
·工伤损害赔偿制度的嬗变及动因分析 | 第14-18页 |
·工伤损害的侵权损害赔偿时期 | 第15-17页 |
·社会保险纳入工伤损害赔偿时期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的竞合分析 | 第18-34页 |
·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的现实必要性 | 第18-28页 |
·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的竞合是工伤损害赔偿制度价值取向转变的要求 | 第18-22页 |
·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竞合是克服二者功能局限性的要求 | 第22-28页 |
·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的理论可能性 | 第28-34页 |
·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之间存在法律上的竞合关系 | 第28-29页 |
·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的备选模式 | 第29-34页 |
第三章 合理构建我国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适用制度 | 第34-45页 |
·我国工伤损害赔偿制度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关于工伤保险和侵权损害赔偿适用关系的立法不完善、不明确 | 第34-36页 |
·工伤保险和侵权损害赔偿的适用互相独立未成体系 | 第36-37页 |
·工伤损害赔偿制度功能不完善 | 第37-38页 |
·我国工伤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38-45页 |
·构建我国工伤损害赔偿制度适用补充模式的合理性分析 | 第38-39页 |
·我国现行立法下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适用模式之构建 | 第39-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