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况与述评 | 第10-14页 |
一、国内研究现况 | 第10-11页 |
二、国外研究现况 | 第11-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城市管理执法权理论基础及演进 | 第16-25页 |
第一节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定义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的实践演变 | 第17-20页 |
第三节 城市管理执法的法理依托 | 第20-21页 |
第四节 我国城管执法权下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1-25页 |
一、我国城管执法权下移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二、我国城管执法权下移的可行性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城市管理执法权下移存在的问题 | 第25-30页 |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城市管理依法行政的问题 | 第25-30页 |
一、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政的经济问题 | 第25-27页 |
二、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政的法治思想观念问题 | 第27页 |
三、民族自治地方执法体制建设的问题 | 第27-30页 |
第四章 南宁市城市管理执法权下移概况及问题分析 | 第30-36页 |
第一节 南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基本概况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南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下移现况及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31-36页 |
一、南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下移的现况 | 第31-32页 |
二、南宁市城市管理执法权下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2-36页 |
第五章 国内外城市先进的城市管理权下移的经验启示 | 第36-44页 |
第一节 国内城市管理执法权下移先进经验和探索 | 第36-40页 |
一、广州“大城管”改革 | 第36-37页 |
二、深圳龙岗“大综管”的城市管理格局 | 第37-39页 |
三、天津实施“一支队伍管全部” | 第39页 |
四、宁波构建社区联络站城管执法的模式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国外城市管理执法权下移的先进经验启示 | 第40-44页 |
一、美国城市管理全过程式的公众参与 | 第40-41页 |
二、日本政府城市管理法律化,强调参与主体多元化 | 第41-42页 |
三、韩国设置摊贩分级管理区域,强化摊贩业者自律 | 第42页 |
四、新加坡的法制化城市管理以及严格的处罚制度 | 第42-44页 |
第六章 完善民族自治地方城市管理执法权下移的对策和建议 | 第44-56页 |
第一节 完善立法引导,健全法律保障 | 第44-49页 |
一、建立健全城市综合执法的相关法律体系 | 第44-45页 |
二、明确下移城市管理执法权的范围和种类 | 第45-46页 |
三、保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主体及下移主体的合法性 | 第46-48页 |
四、民族自治地方规范使用行政自由裁量权,将“权、责、利”相统一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创新城市管理执法权下移的体制建设 | 第49-56页 |
一、政府将城市管理执法权下放至乡镇,街道基层 | 第49-50页 |
二、政府委托,放权于社区、社会组织的执法体制 | 第50-51页 |
三、政府购买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助力城市行政执法 | 第51-52页 |
四、加强各执法权下移主体的队伍建设,健全协调工作机制 | 第52-55页 |
五、建立健全对各执法主体和工作机制的监督体系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