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钼基化合物与碳复合载体载铂电催化剂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2页
    1.2 DMFC简介第12-15页
        1.2.1 DMFC的应用第12-14页
        1.2.2 DMFC阳极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3 DMFC阳极催化剂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5页
    1.3 MoO_3在DMFC阳极催化剂中的应用第15-18页
        1.3.1 MoO_3纳米材料概述第15-16页
        1.3.2 MoO_3在阳极催化剂中的应用第16页
        1.3.3 MoO_3提高阳极Pt基催化剂性能的机理第16-18页
    1.4 MoO_3作为电催化剂载体存在的问题第18-20页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第20-22页
        1.5.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表征方法第22-27页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22-23页
        2.1.1 实验药品试剂第22-23页
        2.1.2 实验仪器设备第23页
    2.2 材料的表征方法第23-25页
        2.2.1 X射线衍射光谱第23-24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4页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4页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24页
        2.2.5 拉曼光谱第24-25页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5-27页
        2.3.1 工作电极的制备第25页
        2.3.2 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5-27页
第3章 MoO_3纳米棒的制备及其用于载体的研究第27-40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实验内容第27-28页
        3.2.1 MoO_3纳米棒的制备第27页
        3.2.2 Pt/MoO_(3纳米棒)–C催化剂的制备第27-2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8-38页
        3.3.1 MoO_3纳米棒的形貌分析第28-31页
        3.3.2 MoO_3纳米棒的XRD分析第31-32页
        3.3.3 Pt/MoO_(3纳米棒)–C催化剂的XRD分析第32-33页
        3.3.4 Pt/MoO_(3纳米棒)催化剂的TEM分析第33页
        3.3.5 Pt/MoO_(3纳米棒)–C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33-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MoO_3-CeO_2复合纳米棒的制备及其用于载体的研究第40-60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实验内容第40-41页
        4.2.1 MoO_3-CeO_2复合纳米棒的制备第40-41页
        4.2.2 Pt/MoO_3-CeO_2–C催化剂的制备第4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1-59页
        4.3.1 MoO_3-CeO_2复合纳米棒的XRD分析第41-43页
        4.3.2 MoO_3-CeO_2复合纳米棒的Raman分析第43-44页
        4.3.3 不同Ce掺杂量所制得的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4-46页
        4.3.4 MoO_3-CeO_2复合纳米棒的形貌分析第46-48页
        4.3.5 Pt/MoO_3-CeO_2–C催化剂的XRD分析第48-49页
        4.3.6 Pt/MoO_3-CeO_2催化剂的TEM分析第49页
        4.3.7 Pt/MoO_3-CeO_2催化剂的XPS分析第49-54页
        4.3.8 Pt/Ce_(0.20)Mo_(0.80)O_(3?δ)–C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4-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MoS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载体的研究第60-72页
    5.1 引言第60页
    5.2 实验内容第60-61页
        5.2.1 纳米材料的制备第60-61页
        5.2.2 电催化剂的制备第6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1-70页
        5.3.1 MoS_2材料的XRD分析第61-63页
        5.3.2 MoS_2材料的SEM分析第63页
        5.3.3 MoS_2材料的Raman分析第63-64页
        5.3.4 CeO_2-CuO材料的XRD分析第64-65页
        5.3.5 CeO_2-CuO材料的SEM分析第65-66页
        5.3.6 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6-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钯催化芳酰基甲酸与四氢喹啉衍生物的脱羧偶联反应
下一篇:二茂铁苯甲酰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