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三、可行性分析 | 第12页 |
第四节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图书馆理事会制度概述 | 第14-17页 |
第一节 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的概念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法人治理结构视角下的图书馆理事会制度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图书馆理事会制度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美国图书馆理事会制度概述 | 第17-26页 |
第一节 美国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的起源 | 第17-19页 |
一、社会背景与历史发展 | 第17-18页 |
二、学术探索进展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美国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的政策及法律支撑 | 第19-21页 |
第三节 美国图书馆理事会制度举例 | 第21-26页 |
一、俄亥俄州的图书馆理事会制度 | 第21-23页 |
二、纽约州的图书馆理事会制度 | 第23-24页 |
三、弗吉尼亚州理事的图书馆会制度 | 第24-26页 |
第四章 我国图书馆理事会制度概述 | 第26-37页 |
第一节 我国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第26-28页 |
一、我国图书馆管理的发展史 | 第26-27页 |
二、我国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的学术探索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我国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的政策及法律支撑 | 第28-31页 |
第三节 我国图书馆理事会制度举例 | 第31-37页 |
一、深圳图书馆理事会制度 | 第31-32页 |
二、其他地区理事会制度实践情况 | 第32-37页 |
(一)山西省朔州市图书馆 | 第32-33页 |
(二)浙江省图书馆 | 第33-34页 |
(三)广东省博物馆 | 第34-37页 |
第五章 中美比较视野下完善我国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的思考 | 第37-47页 |
第一节 在我国实施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 第37-39页 |
一、法律层面的必要性 | 第37-38页 |
二、管理层面的必要性 | 第38页 |
三、用户层面的必要性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我国图书馆理事会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9-43页 |
一、制度认识层面 | 第39-40页 |
(一)公共物品缺乏公共性 | 第40页 |
(二)公益性文化单位定位偏差 | 第40页 |
二、法律保障层面 | 第40-42页 |
(一)各地图书馆管理办法有待更新 | 第41页 |
(二)图书馆协会缺失,图书馆学会职能有限 | 第41-42页 |
三、实施层面 | 第42-43页 |
(一)缺少必要的理事会章程 | 第42页 |
(二)社会理事成员缺乏代表性 | 第42页 |
(三)理事会工作事务不够公开透明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理事会制度的对策 | 第43-47页 |
一、制度认识层面 | 第43-44页 |
(一)明确政府职责,建设主体与管理主体相分离 | 第43页 |
(二)加强社会宣传,让公民主动参与到图书馆管理中去 | 第43-44页 |
二、法律保障层面 | 第44-45页 |
(一)地方紧跟政策,积极更新相关行业管理办法 | 第44页 |
(二)补位主体,明确职责 | 第44-45页 |
三、实施层面 | 第45-47页 |
(一)理事会章程保障 | 第45页 |
(二)社会成员的选择体现理事会职能 | 第45页 |
(三)继续强化政务公开 | 第45-4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