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课题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工业设计应用研究 | 第13-21页 |
2.1 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工业设计应用分析 | 第13-14页 |
2.2 国外相关领域工业设计应用研究 | 第14-16页 |
2.2.1 IBM公司工业设计应用分析 | 第14-15页 |
2.2.2 戴尔公司工业设计应用分析 | 第15-16页 |
2.3 国内相关领域工业设计应用研究 | 第16-20页 |
2.3.1 联想公司工业设计应用分析 | 第16-18页 |
2.3.2 曙光公司工业设计应用分析 | 第18-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高性能计算领域工业设计的应用 | 第21-29页 |
3.1 高性能计算领域工业设计应用解析 | 第21-22页 |
3.2 高性能计算领域工业设计应用研究 | 第22-28页 |
3.2.1 造型与结构要素分析研究 | 第22-24页 |
3.2.2 功能和人机性要素分析研究 | 第24-26页 |
3.2.3 材质和工艺要素分析研究 | 第26页 |
3.2.4 色彩与颜色要素分析研究 | 第26-27页 |
3.2.5 技术与创新要素分析研究 | 第27-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高性能工作站工业设计开发研究 | 第29-41页 |
4.1 基于资源整合的工作站设计开发研究 | 第29-31页 |
4.1.1 工作站工业设计开发前期分析 | 第29-30页 |
4.1.2 工作站整体配置资源分析 | 第30-31页 |
4.2 高性能工作站整体及模块工业设计研究 | 第31-35页 |
4.2.1 工作站整机箱体设计分析研究 | 第31-33页 |
4.2.2 工作站配置模块设计分析研究 | 第33-34页 |
4.2.3 工作站散热设计分析研究 | 第34-35页 |
4.2.4 工作站生产装配设计分析研究 | 第35页 |
4.3 高性能工作站后续设计研究 | 第35-37页 |
4.3.1 工作站可靠性测试反馈分析 | 第35-36页 |
4.3.2 工作站产线工人反馈分析 | 第36-37页 |
4.3.3 工作站产品经理及销售人员反馈分析 | 第37页 |
4.4 高性能工作站附件设计研究 | 第37页 |
4.5 高性能工作站设计创意阐释 | 第37-39页 |
4.5.1 工作站前期设计创意 | 第37-38页 |
4.5.2 工作站中期设计创意 | 第38页 |
4.5.3 工作站后期设计创意 | 第38-39页 |
4.5.4 工作站最终设计创意 | 第3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5章 液冷工作站工业设计开发研究 | 第41-53页 |
5.1 基于新技术的液冷工作站设计开发解析 | 第41-42页 |
5.2 液冷技术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应用研究 | 第42-45页 |
5.2.1 高性能计算领域液冷技术应用原理 | 第42-43页 |
5.2.2 高性能计算领域液冷技术应用研究 | 第43-44页 |
5.2.3 曙光液冷服务器TC4600E-LP设计解析 | 第44-45页 |
5.3 液冷工作站设计开发研究 | 第45-46页 |
5.3.1 液冷工作站工业设计应用流程解析 | 第45页 |
5.3.2 液冷工作站创新点分析 | 第45-46页 |
5.3.3 液冷技术对工作站工业设计应用的影响 | 第46页 |
5.4 液冷工作站工业设计应用研究 | 第46-48页 |
5.4.1 造型与结构要素分析研究 | 第46-47页 |
5.4.2 功能与人机性要素分析研究 | 第47页 |
5.4.3 材料与工艺要素分析研究 | 第47页 |
5.4.4 色彩与颜色要素分析研究 | 第47-48页 |
5.5 液冷技术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应用前景 | 第48页 |
5.6 液冷计算机设计创意阐释 | 第48-52页 |
5.6.1 W560-LI液冷工作站设计创意阐释 | 第48-49页 |
5.6.2 PHPC液冷服务器设计创意阐释 | 第49-50页 |
5.6.3 "地球数值模拟装置"设计创意阐释 | 第50-5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6章 高性能计算领域工业设计的作用和发展 | 第53-61页 |
6.1 工业设计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第53-55页 |
6.1.1 工业设计推动企业整合优质资源 | 第53页 |
6.1.2 工业设计提升产品整体品质 | 第53-54页 |
6.1.3 工业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 | 第54页 |
6.1.4 工业设计满足高层次的视觉和情感需求 | 第54页 |
6.1.5 工业设计高度整合企业形象 | 第54-55页 |
6.2 高性能计算领域工业设计发展研究 | 第55-57页 |
6.2.1 高性能计算领域工业设计发展分析 | 第55页 |
6.2.2 高性能计算领域工业设计发展的特征 | 第55-56页 |
6.2.3 高性能计算领域工业设计发展的优势 | 第56页 |
6.2.4 高性能计算领域工业设计发展的意义 | 第56-57页 |
6.3 高性能计算领域企业发展与工业设计中心 | 第57-59页 |
6.3.1 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策略分析 | 第57-58页 |
6.3.2 企业工业设计中心运行机制 | 第58页 |
6.3.3 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知识管理机制 | 第58-59页 |
6.3.4 企业工业设计中心人才培养机制 | 第59页 |
6.3.5 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员工激励机制 | 第5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7章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