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毛泽东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3页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二)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第9-11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1-13页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的渊源第13-22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3-16页
        1.平等第13-15页
        2.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平等观第15-16页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的形成条件第16-22页
        1.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平等思想的扬弃第16-19页
        2.马克思主义平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19-20页
        3.早年新村主义理想及民主革命时期平等实践的影响第20-22页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的基本内容第22-31页
    (一)经济平等第22-24页
        1.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第22页
        2.推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方式第22-23页
        3.限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第23-24页
    (二)政治平等第24-26页
        1.发扬人民民主,实现人民主权第24-25页
        2.人民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第25页
        3.社会主义法治面前人人平等第25-26页
    (三)社会平等第26-29页
        1.逐步消灭旧式的束缚人的发展的社会分工第26-27页
        2.消除以三大差别为核心的社会差别第27页
        3.克服官僚主义,消灭一切特权现象第27-28页
        4.对人民群众实现有效的社会保障第28-29页
    (四)文化教育平等第29-31页
        1.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第29页
        2.每个人都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第29-30页
        3.推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文化发展方针第30-31页
三、毛泽东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的历史评价第31-37页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的重要价值第31-34页
        1.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平等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思想第31-32页
        2.公平分配等经济思想对消除当今出现社会两极分化具有借鉴意义第32页
        3.政治平等的理论与实践是对人民当家做主的有益探索第32-33页
        4.有关消灭三大差别的思想,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第33-34页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的历史局限性第34-37页
        1.对社会主义的平等的理解上具有平均主义的色彩第34-35页
        2.在实践途径上没有处理好平等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第35-36页
        3.在实现社会主义平等的方法上有过度利用行政力量推进的缺陷第36-37页
四、毛泽东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的启示第37-43页
    (一)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必须把实现平等作为价值目标第37-38页
    (二)平等的基础是生产力,必须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谋求平等的实现第38-39页
    (三)经济平等是核心,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以避免贫富两极分化第39-40页
    (四)社会主义平等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丰富内涵第40-41页
    (五)社会主义平等必须由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来保障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尔科维奇的社会批判理论研究
下一篇:工作中与非工作中上下级情绪劳动差异化表现及其效应的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