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研究思路 | 第12页 |
2.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1.创新点 | 第13页 |
2.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概述 | 第14-17页 |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涵义与内容 | 第14-15页 |
1.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涵义 | 第14页 |
2.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 | 第14-15页 |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1.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观 | 第15-16页 |
2.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思想 | 第16-17页 |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 第17-20页 |
(一)生命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 第17-18页 |
1.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视生命 | 第17页 |
2.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直面生活 | 第17页 |
3.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生命价值 | 第17-18页 |
4.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 第18页 |
(二)生命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构成 | 第18-19页 |
1.有利于增强大学教育时效性 | 第18页 |
2.有利于拓展大学教育的维度 | 第18-19页 |
3.有利于丰富大学教育的内容 | 第19页 |
(三)生命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 | 第19-20页 |
1.能够帮助大学生准确定位社会角色 | 第19页 |
2.能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 第19-20页 |
三、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0-27页 |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1.生命教育理念欠缺 | 第20页 |
2.生命教育体系不完善 | 第20-21页 |
3.生命教育效果不理想 | 第21-22页 |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2-27页 |
1.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对生命教育的忽视 | 第22-23页 |
2.家庭生命教育的缺失 | 第23-24页 |
3.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 第24-26页 |
4.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制约 | 第26-27页 |
四、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原则与对策 | 第27-36页 |
(一)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 第27-30页 |
1.时代性与开放性原则 | 第27-28页 |
2.生活性与幸福性原则 | 第28页 |
3.生成性与综合性原则 | 第28-29页 |
4.主体性与实践性原则 | 第29页 |
5.体验性与感悟性原则 | 第29-30页 |
(二)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 第30-36页 |
1.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应加强对生命教育的重视 | 第30-31页 |
2.家庭应发挥生命教育的基础培养作用 | 第31-33页 |
3.社会应发挥生命教育的重要保障作用 | 第33-34页 |
4.大学生自身应发挥生命教育的主体作用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