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和设想 | 第10-11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2. 研究设想 | 第10-11页 |
(四) 论文创新点 | 第11-12页 |
一、我国公募基金操纵证券市场的规制基础 | 第12-18页 |
(一) 公募基金操纵证券市场的内涵 | 第12-13页 |
1. 公募基金的内涵 | 第12页 |
2. 操纵证券市场的内涵 | 第12-13页 |
(二) 我国公募基金操纵证券市场的现实基础 | 第13-16页 |
1. 公募基金操纵证券市场的特点 | 第13-14页 |
2. 公募基金操纵证券市场的危害 | 第14-15页 |
3.小结 | 第15-16页 |
(三) 公募基金操纵证券市场规制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1. 公募基金操纵证券市场规制的经济学基础 | 第16-17页 |
2. 公募基金规制的法学基础 | 第17-18页 |
二、我国公募基金操纵证券市场的规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8-28页 |
(一) 我国公募基金操纵证券市场规制的现状 | 第18-22页 |
1. 行政规制的法律依据 | 第18-19页 |
2. 行政规制主体 | 第19页 |
3. 行政规制方式 | 第19-20页 |
4. 行政规制与自律规制、内部治理的关系 | 第20-21页 |
5. 小结 | 第21-22页 |
(二) 我国公蓦基金操纵证券市场规制的问题分析 | 第22-28页 |
1. 立法缺陷 | 第22-23页 |
2. 行政规制方式的缺陷 | 第23-25页 |
3.自律规制和内部治理缺陷 | 第25-27页 |
4. 小结 | 第27-28页 |
三、境外公募基金操纵证券市场行政规制的经验与借鉴 | 第28-33页 |
(一) 美国公募基金操纵证券市场的行政规制 | 第28-29页 |
(二) 英国公募基金操纵证券市场的行政规制 | 第29页 |
(三) 香港公募基金操纵证券市场的行政规制 | 第29-30页 |
(四) 小结:经验借鉴 | 第30-33页 |
1. 美国的集中规制 | 第30-31页 |
2. 英国的行业自律规制 | 第31页 |
3. 香港的中间型规制 | 第31-33页 |
四、完善我国公募基金操纵证券市场的行政规制 | 第33-40页 |
(一) 完善规制公募基金操纵证券市场的立法体系 | 第33-34页 |
1. 将新型市场操纵行为纳入立法 | 第33页 |
2. 增强立法之间的协调性,及时修改法规 | 第33-34页 |
3.完善行政法律责任的立法设置 | 第34页 |
(二) 完善公募基金操纵证券市场的行政规制方式 | 第34-36页 |
1. 提高立法性规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 第34-35页 |
2. 完善规制公募基金操纵证券市场的准司法权 | 第35页 |
3. 建立配套制度,加强行政责任的追究 | 第35-36页 |
4. 完善行政规制程序,防止规制权滥用 | 第36页 |
(三) 完善自律规制和内部治理,形成均衡的规制体系 | 第36-40页 |
1. 完善交易所自律规制 | 第36-37页 |
2. 完善行业自律规制 | 第37页 |
3. 完善内部治理,建立长效机制 | 第37-38页 |
4. 完善公募基金信息披露制度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