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经络可视化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1.2.2 双目立体视觉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3-21页 |
2.1 经络电学特性及其测量法 | 第13-14页 |
2.1.1 经络的低阻抗特性 | 第13页 |
2.1.2 皮肤阻抗测量技术 | 第13-14页 |
2.2 双目立体视觉基本原理 | 第14-18页 |
2.2.1 理想双目视觉模型 | 第14-15页 |
2.2.2 摄像机针孔成像模型 | 第15-18页 |
2.2.3 摄像机非线性透视投影模型 | 第18页 |
2.3 图像立体匹配 | 第18-19页 |
2.3.1 立体匹配分类 | 第18-19页 |
2.3.2 立体匹配常用约束条件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经络可视化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1-29页 |
3.1 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21-22页 |
3.2 系统工作流程 | 第22-24页 |
3.3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4-26页 |
3.3.1 CCD工业摄像机 | 第24-25页 |
3.3.2 多通道皮肤阻抗检测仪 | 第25-26页 |
3.4 光学定位显示系统软件设计 | 第26-27页 |
3.5 光学定位方法与显示系统的优化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光学定位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29-41页 |
4.1 基于移动平面模板的摄像机标定 | 第29-32页 |
4.2 基于特征的立体匹配 | 第32-34页 |
4.2.1 基于Harris的角点检测 | 第32-33页 |
4.2.2 基于唯一性及旋转不变性约束准则的立体匹配 | 第33-34页 |
4.3 经络检测与三维信息提取 | 第34-38页 |
4.3.1 经络阻抗检测 | 第34页 |
4.3.2 经络点三维信息提取 | 第34-38页 |
4.4 经络实时定位显示 | 第38-40页 |
4.4.1 上下位机数据同步 | 第38-39页 |
4.4.2 经络线描绘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光学定位方法与显示系统的优化 | 第41-52页 |
5.1 基于特征的立体匹配 | 第41-48页 |
5.1.1 特征点的角点检测算法的优化 | 第41-44页 |
5.1.2 特征点立体匹配方法的优化 | 第44-48页 |
5.2 经络点的提取与显示 | 第48-51页 |
5.2.1 经络三维信息提取方法的优化 | 第48-50页 |
5.2.2 经络二维实时显示方法的优化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系统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2-63页 |
6.1 实验环境 | 第52-53页 |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61页 |
6.2.1 摄像机标定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53-58页 |
6.2.2 立体匹配结果与分析 | 第58-60页 |
6.2.3 坐标变换结果与分析 | 第60-61页 |
6.3 系统可视化结果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7.1 总结 | 第63页 |
7.2 创新点 | 第63-64页 |
7.3 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64-65页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