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技术方法论文

厌氧处理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生态网络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绪论第15-29页
    1.1 课题来源第15页
    1.2 课题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3 厌氧氨氧化的原理与研究进展第16-18页
        1.3.1 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基本生理特点第16-17页
        1.3.2 厌氧氨氧化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3.3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研究第18页
    1.4 厌氧消化的特点及原理第18-23页
        1.4.1 厌氧消化的特点第18-19页
        1.4.2 厌氧消化的微生物学原理第19-23页
        1.4.3 厌氧消化功能菌群间的关系第23页
    1.5 表征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第23-25页
    1.6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第25-26页
        1.6.1 微生物群落间的关系第25页
        1.6.2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复杂度与功能性第25-26页
    1.7 微生物生态网络第26-27页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7-29页
        1.8.1 研究内容第27-28页
        1.8.2 研究技术路线第28-29页
第2章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9-45页
    2.1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类型及调控方式第29-32页
        2.1.1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第29页
        2.1.2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第29-31页
        2.1.3 接种污泥及其处理方法第31-32页
    2.2 厌氧消化的底物特征、反应器类型及调控方式第32-37页
        2.2.1 生活污水初滤产物第32-33页
        2.2.2 厌氧发酵罐第33-34页
        2.2.3 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第34-36页
        2.2.4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第36-37页
    2.3 常规分析方法第37-39页
        2.3.1 常规理化指标分析第37页
        2.3.2 扫描电镜第37页
        2.3.3 比厌氧氨氧化活性分析第37-38页
        2.3.4 比产甲烷活性分析第38页
        2.3.5 产甲烷潜力分析第38-39页
        2.3.6 污泥粘度测试第39页
    2.4 分子生物学分析手段及数据分析第39-45页
        2.4.1 生物样品的采样原则与方法第39页
        2.4.2 生物样品的保存第39-40页
        2.4.3 提取DNA第40-41页
        2.4.4 荧光原位杂交第41页
        2.4.5 限制性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第41页
        2.4.6 实时定量PCR第41-43页
        2.4.7 454-焦磷酸测序第43页
        2.4.8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3页
        2.4.9 微生物生态网络中节点和连接线的拓扑指标第43-45页
第3章反应器类型及接种污泥对厌氧氨氧化启动的影响研究第45-59页
    3.1 引言第45页
    3.2 反应器类型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的影响第45-50页
        3.2.1 以SBR向MBR转变的方式启动厌氧氨氧化第45-46页
        3.2.2 直接以MBR启动厌氧氨氧化第46-48页
        3.2.3 反应器类型对污泥厌氧氨氧化活性的影响第48-49页
        3.2.4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优势分析第49-50页
    3.3 接种污泥类型对厌氧氨氧化启动的影响第50-57页
        3.3.1 接种污泥的预处理与功能菌群分析第50-51页
        3.3.2 接种污泥对反应器启动和脱氮性能的影响第51-53页
        3.3.3 接种污泥对厌氧氨氧化菌生长和活性的影响第53-55页
        3.3.4 接种污泥的群落均匀度对厌氧氨氧化启动的影响第55-56页
        3.3.5 初始厌氧氨氧化菌含量对启动的影响第56-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4章生活污水初滤产物的厌氧消化研究第59-84页
    4.1 引言第59页
    4.2 生活污水初滤产物的性质与特点第59-60页
    4.3 初滤物厌氧消化工艺的启动第60-68页
    4.4 初滤物的中温与高温厌氧消化效能第68-74页
        4.4.1 中温条件下初滤物厌氧消化的效能分析第69-71页
        4.4.2 高温条件下初滤物厌氧消化的效能分析第71-73页
        4.4.3 温度对厌氧消化污泥粘度的影响第73-74页
    4.5 有机负荷影响下的初滤物厌氧消化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第74-82页
        4.5.1 中温与高温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第75-77页
        4.5.2 中温与高温条件下的微生物数量变化规律第77-79页
        4.5.3 厌氧消化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第79-80页
        4.5.4 厌氧消化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第80-82页
    4.6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5章厌氧氨氧化及厌氧消化微生物生态网络研究第84-107页
    5.1 引言第84页
    5.2 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生态网络的构建与分析第84-87页
        5.2.1 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生态网络的构建第84-86页
        5.2.2 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生态网络中的优势细菌第86-87页
    5.3 时间维度下的厌氧消化微生物生态网络构建与分析第87-98页
        5.3.1 时间维度下厌氧消化微生物生态网络的构建第87-89页
        5.3.2 厌氧消化系统中微生物生态网络的特性差异分析第89-90页
        5.3.3 时间维度下厌氧消化微生物生态网络的节点与特性第90-93页
        5.3.4 时间维度下微生物生态网络连接线的特性第93页
        5.3.5 时间维度下厌氧消化微生物生态网络的核心OTU第93-98页
    5.4 空间维度下的厌氧消化微生物生态网络构建与分析第98-105页
        5.4.1 An DMBR和UASB反应器的运行效能第98-99页
        5.4.2 空间维度下厌氧消化微生物生态网络的构建第99-101页
        5.4.3 空间维度的微生物生态网络节点与特性第101-103页
        5.4.4 空间维度的微生物生态网络连接线及特性第103页
        5.4.5 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生态网络第103-105页
    5.5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结论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个人简历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亚铁强化去除水中磷酸盐的作用机制与效能
下一篇:脉冲电流在轻合金超塑变形中的宏微观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