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戏剧文学论文

民族文化交融的奇葩--论元杂剧中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一、序言第8-11页
 (一) 有关元杂剧女性形象的研究综述第8-9页
 (二) 元杂剧女性形象与民族融合关系研究状况第9-10页
  1.没有森严的思想文化控制体系第9-10页
  2.科举考试在元代长期停止第10页
  3.博采众长第10页
  4.社会繁荣第10页
  5.民族融合第10页
 (三) 本文的研究重点和思路第10-11页
二、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局面的形成第11-15页
 (一) 宋元时期人口迁徙的概况和特点第11-13页
  1.俘掠人口第11-12页
  2.戍守第12页
  3.经商、出使、传教第12页
  4.求官入仕第12-13页
  5.成婚第13页
 (二) 人口迁徙和杂居形成了蒙元时期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有利条件第13-15页
  1.经济社会的繁荣第13-14页
  2.科技文化的发达第14页
  3.民族融合局面形成第14-15页
三、元杂剧女性形象新特质与民族融合的密切关系第15-23页
 (一) 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第15-16页
 (二) 元杂剧女性形象新特质分析第16-23页
  1.爱情婚姻观的变化第16-17页
  2.封建贞节观的淡化第17-18页
  3.愚忠愚孝观的消解第18-19页
  4.女性家庭与社会角色地位的强化第19-21页
  5.热情讴歌妇女的才干、智慧第21-22页
  6.勇敢、侠义与复仇女性的出现第22-23页
四、元杂剧女性形象新特质的影响与价值第23-27页
 (一) 丰富了中国文学人物形象宝库第23页
 (二) 深刻地影响了后代文学的女性形象塑造第23-24页
 (三) 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第24-25页
 (四) 中国文学风貌多元化格局得以确立发展第25-27页
  1.对"正统"观念的矫正第25页
  2.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第25-27页
结论第27-28页
注释第28-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致谢第32页

论文共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戏剧法写小说--试论李渔小说的一大特色
下一篇:六朝志怪小说中的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