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戏剧法写小说--试论李渔小说的一大特色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绪论 | 第9-13页 |
·李渔在戏曲史及小说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 第9-10页 |
·李渔的剧本及剧论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李渔小说研究状况分析 | 第11-13页 |
二、以戏剧法写小说是李渔小说创作的一大特色 | 第13-34页 |
·"无声戏"与"结构第一"的理论指导 | 第13-16页 |
·小说叙事的"无声戏"追求 | 第13-14页 |
·叙事"结构第一"的总体准则 | 第14-16页 |
·"有奇事方有奇文"的题材选择 | 第16-20页 |
·"当世耳目为我一新"的小说题材 | 第16-19页 |
·"脱窠臼"、"戒荒唐"的戏曲理论 | 第19-20页 |
·立主脑、密针线、重巧合的情节结构 | 第20-24页 |
·一人一事的情节安排 | 第21-22页 |
·"无巧不成书"的叙事手法 | 第22-23页 |
·"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的戏曲理论 | 第23-24页 |
·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 | 第24-30页 |
·俗中求雅的小说语言 | 第24-25页 |
·"手则握笔,口却登场"的语言追求 | 第25-28页 |
·"填词之设,转为登场"的戏曲理论 | 第28-30页 |
·"一夫不笑是吾忧"的写作功能 | 第30-34页 |
·消愁解闷的娱乐功能 | 第30-31页 |
·惩恶扬善的教化功能 | 第31-32页 |
·唯我填词不卖愁"的曲论准则 | 第32-34页 |
三、李渔以戏剧法写小说的利弊得失 | 第34-40页 |
·人物故事 新奇而离奇 | 第34-37页 |
·单薄的脸谱化人物 | 第34-35页 |
·游戏化的喜剧题材 | 第35-37页 |
·情节结构 奇巧而造作 | 第37-38页 |
·语言 通俗与媚俗 | 第38-40页 |
四、李渔用戏剧理论指导小说创作之动因 | 第40-42页 |
·个人方面 | 第40页 |
·文体方面 | 第40-42页 |
五、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