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曲线桥梁的受力分析及预应力钢束的优化配置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国内外弯桥发展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弯桥发展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弯桥发展现状第11-12页
    1.3 曲线桥梁受力特点和影响因素第12-18页
        1.3.1 曲线桥梁的受力特点第12-13页
        1.3.2 曲线桥梁的受力影响因素第13-15页
        1.3.3 曲线桥梁的设计注意事项第15-18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21页
第二章 曲线桥梁的计算理论和方法第21-33页
    2.1 曲线桥梁计算理论第21-24页
        2.1.1 单纯扭转理论第21页
        2.1.2 翘曲扭转理论第21-22页
        2.1.3 梁格系理论第22页
        2.1.4 正交异性板理论第22-23页
        2.1.5 折板理论第23页
        2.1.6 有限单元法第23-24页
        2.1.7 有限条法第24页
        2.1.8 能量法第24页
    2.2 曲线桥梁微分方程第24-32页
        2.2.1 符拉索夫方程第24-28页
        2.2.2 平面曲线梁的平衡微分方程第28-29页
        2.2.3 圆弧曲线梁的位移微分方程第29-31页
        2.2.4 预应力曲线梁桥的平衡微分方程第31-32页
    2.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曲线桥梁的空间受力分析第33-69页
    3.1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3-37页
        3.1.1 工程概况第33-35页
        3.1.2 模型参数第35-37页
    3.2 在不同曲率半径下的空间受力分析第37-50页
        3.2.1 支座反力分析第37-40页
        3.2.2 梁端扭矩分析第40-41页
        3.2.3 控制截面选取第41-43页
        3.2.4 挠度分析第43-46页
        3.2.5 应力分析第46-50页
    3.3 不同曲率半径下的预应力损失分析第50-57页
        3.3.1 钢束的布置第50-51页
        3.3.2 钢束的有限元模型第51-52页
        3.3.3 钢束的预应力损失计算分析第52-57页
    3.4 移动荷载分析第57-64页
        3.4.1 移动荷载的施加第57-59页
        3.4.2 不同移动荷载工况下支反力分析第59-60页
        3.4.3 不同移动荷载工况下挠度分析第60-63页
        3.4.4 不同移动荷载工况下应力分析第63-64页
    3.5 基于理论的工程实例分析第64-67页
        3.5.1 加固实例工程概况第64-65页
        3.5.2 加固方案第65-66页
        3.5.3 基于模型分析加固前后受力情况第66页
        3.5.4 分析总结第66-67页
    3.6 本章小节第67-69页
第四章 预应力钢束的优化配置第69-77页
    4.1 钢束优化配置的基本理论第69-70页
        4.1.1 钢束优化配置的简介第69-70页
        4.1.2 优化设计的三要素第70页
    4.2 钢束配置优化的数学模型建立第70-71页
        4.2.1 变量的选择第70-71页
        4.2.2 目标函数的选取第71页
        4.2.3 约束条件的确定第71页
    4.3 钢束配置优化第71-72页
    4.4 钢束优化配置算例第72-76页
        4.4.1 算例工程概况及计算示例第72-73页
        4.4.2 优化模型计算结果第73-74页
        4.4.3 基于优化结果的钢束布置及验算第74-76页
    4.5 本章小节第76-7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5.1 结论第77-78页
    5.2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1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81-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弹性波检测塑料波纹管注浆质量的有效性研究
下一篇: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动力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