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11-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接续保护外观设计之争论 | 第17-29页 |
第一节 “晨光笔特有装潢”案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接续保护外观设计之争论 | 第18-22页 |
一、外观设计到期后可以获得反不正当竞争法之接续保护 | 第18-19页 |
二、外观设计到期后无法获得反不正当竞争法之接续保护 | 第19-21页 |
三、评论及观点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外观设计到期后之接续保护模式 | 第22-29页 |
一、以混淆为标准的商业外观保护 | 第22-25页 |
二、以不正当竞争规制模仿行为 | 第25-29页 |
第二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接续保护外观设计之法律基础 | 第29-37页 |
第一节 避免混淆与保护公共利益是反法接续保护外观设计的动因 | 第29-31页 |
一、禁止仿冒与混淆可能性 | 第29-30页 |
二、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平衡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专利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外观设计的价值逻辑 | 第31-37页 |
一、专利法保护外观设计价值逻辑:美学功能性 | 第31-34页 |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外观设计价值逻辑:显著性 | 第34-37页 |
第三章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接续保护外观设计之构成要件 | 第37-43页 |
第一节 期满外观设计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需为知名商品的特有装潢 | 第37-40页 |
一、知名商品的判定标准 | 第37-38页 |
二、特有装潢的界定 | 第38-40页 |
第二节 产品本身形状获得反法保护的否定性条件——非功能性 | 第40页 |
第三节 产品本身形状获得反法保护的肯定性条件——显著性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