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面向云计算环境的用户权限管理与隐私保护研究

创新点第5-11页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1 绪论第17-4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7-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9页
        1.2.1 身份基/属性基的数据加密机制第20-22页
        1.2.2 密文访问控制机制第22-23页
        1.2.3 用户权限管理机制第23-26页
        1.2.4 用户隐私保护机制第26-29页
    1.3 预备知识第29-32页
        1.3.1 密码学基础知识第29-31页
        1.3.2 云计算应用场景第31-32页
    1.4 云服务的安全威胁分析第32-34页
    1.5 面向云平台的安全防护框架第34-35页
    1.6 论文的研究工作第35-37页
        1.6.1 研究思路第35页
        1.6.2 研究内容第35-37页
        1.6.3 主要贡献第37页
    1.7 论文组织结构第37-40页
2 单CSP环境下的用户权限升级与降级第40-68页
    2.1 研究动机第41-44页
    2.2 权限更新的基础第44-47页
        2.2.1 属性基群签名第45-46页
        2.2.2 并发加入群签名第46页
        2.2.3 撤销群签名第46-47页
        2.2.4 广播CP-ABE第47页
    2.3 用户权限升级第47-57页
        2.3.1 权限升级系统模型第48-49页
        2.3.2 权限升级攻击模型及安全目标第49页
        2.3.3 权限升级安全模型第49-50页
        2.3.4 一种属性基群签名权限升级方案第50-54页
        2.3.5 安全分析第54-55页
        2.3.6 性能分析第55-57页
    2.4 用户权限降级第57-67页
        2.4.1 权限降级系统模型第58-59页
        2.4.2 权限降级攻击模型及安全目标第59页
        2.4.3 权限降级安全模型第59-60页
        2.4.4 一种广播CP-ABE权限降级方案第60-63页
        2.4.5 安全分析第63-65页
        2.4.6 性能分析第65-67页
    2.5 小结第67-68页
3 单CSP环境下的部分属性保护第68-85页
    3.1 研究动机第69-70页
    3.2 部分属性保护的基础第70-72页
        3.2.1 群签密第70-71页
        3.2.2 无证书群签密第71-72页
        3.2.3 身份基签密第72页
    3.3 部分属性保护基本框架第72-76页
        3.3.1 部分属性保护系统模型第73-74页
        3.3.2 攻击模型及安全目标第74-75页
        3.3.3 部分属性保护安全模型第75-76页
    3.4 一种密文策略属性基群签密部分属性保护方案第76-79页
    3.5 安全分析第79-81页
    3.6 性能分析第81-83页
    3.7 小结第83-85页
4 多CSP环境下的用户密钥撤销第85-103页
    4.1 研究动机第86-87页
    4.2 用户密钥撤销的基础第87-89页
        4.2.1 属性基环签名第87-88页
        4.2.2 撤销环签名第88页
        4.2.3 多授权属性基加密第88-89页
    4.3 多CSP用户密钥撤销系统基本框架第89-92页
        4.3.1 用户密钥撤销系统模型第90-91页
        4.3.2 攻击模型及安全目标第91页
        4.3.3 用户密钥撤销安全模型第91-92页
    4.4 一种属性基环签名用户密钥撤销方案第92-97页
    4.5 安全分析第97-99页
    4.6 性能分析第99-101页
    4.7 小结第101-103页
5 多CSP环境下的身份属性保护第103-123页
    5.1 研究动机第104-106页
    5.2 身份属性保护的基础第106-107页
        5.2.1 属性基环签密第106页
        5.2.2 身份基盲签名第106-107页
        5.2.3 无证书签名第107页
    5.3 身份属性保护系统基本框架第107-111页
        5.3.1 身份属性保护系统模型第108-110页
        5.3.2 攻击模型及安全目标第110页
        5.3.3 身份属性保护安全模型第110-111页
    5.4 一种属性基盲环签密身份属性保护方案第111-116页
    5.5 安全分析第116-120页
        5.5.1 用户密钥安全分析第117页
        5.5.2 强不可伪造和盲性证明第117-120页
    5.6 性能分析第120-122页
    5.7 小结第122-123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3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第133-134页
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34-135页
致谢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于动物活体内深度细胞操控的复杂光场调控和光声显微成像技术研究
下一篇:盲人导航系统中双目立体匹配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