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电气设备及附件论文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驾驶员面部检测与跟踪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3-20页
    1.1 驾驶员面部检测与跟踪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机器视觉驾驶疲劳检测技术第14-15页
        1.2.1 基于头部运动的疲劳检测第14页
        1.2.2 基于嘴部状态的疲劳检测第14-15页
        1.2.3 基于眼睛状态的疲劳检测第15页
        1.2.4 基于车道偏离的驾驶疲劳检测第15页
    1.3 机器视觉驾驶员面部检测与跟踪技术第15-18页
        1.3.1 机器视觉驾驶员面部检测技术第15-17页
        1.3.2 机器视觉驾驶员面部跟踪技术第17-18页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卷积神经网络及人脸特征可视化第20-35页
    2.1 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第20-24页
        2.1.1 卷积层第20-23页
        2.1.2 降采样层第23-24页
    2.2 激活函数第24-26页
        2.2.1 Sigmoid函数第24-25页
        2.2.2 Tanh函数第25页
        2.2.3 ReLU函数第25-26页
    2.3 训练方法第26-28页
        2.3.1 卷积层梯度求解第27-28页
        2.3.2 降采样层梯度求解第28页
    2.4 实验验证及人脸特征可视化第28-33页
        2.4.1 结构选取及训练第30-32页
        2.4.2 权重可视化第32页
        2.4.3 特征可视化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3章 基于不同网络结构的人脸二分类分析第35-48页
    3.1 网络结构分析第35-42页
        3.1.1 LeNet-5网络结构第35-36页
        3.1.2 AlexNet网络结构第36-37页
        3.1.3 Network in Network网络结构第37-38页
        3.1.4 VGG网络结构第38-39页
        3.1.5 GoogleNet网络结构第39-40页
        3.1.6 Deep Residual Network第40-42页
    3.2 不同网络结构下的人脸分类参数计算量分析第42-43页
    3.3 实验验证与分析第43-47页
        3.3.1 网络结构的响应概率图谱分析第43-46页
        3.3.2 网络前向与反向运算时间分析第46-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基于深度卷积的驾驶员面部检测第48-61页
    4.1 滑窗法检测第48-49页
        4.1.1 原理分析第48-49页
        4.1.2 实验分析第49页
    4.2 多尺寸的滑窗算法第49-50页
    4.3 面部检测区域生成网络第50-53页
        4.3.1 检测区域生成网络的原理分析第51-52页
        4.3.2 损失函数第52-53页
        4.3.3 训练检测区域生成网络第53页
        4.3.4 权重共享第53页
    4.4 基于区域建议网络的驾驶员面部检测实验分析第53-56页
        4.4.1 检测网络的训练细节第54页
        4.4.2 实验效果第54-56页
    4.5 基于多层特征图谱连接的驾驶员面部检测第56-60页
        4.5.1 实验验证第57-58页
        4.5.2 L2正则化方法第58-59页
        4.5.3 多尺寸的区域建议网络实验分析第59-60页
    4.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驾驶员面部跟踪算法研究第61-74页
    5.1 核相关滤波跟踪原理第61-67页
        5.1.1 线性回归第61-62页
        5.1.2 循环矩阵第62-64页
        5.1.3 快速核回归第64-65页
        5.1.4 快速目标检测第65-67页
        5.1.5 多通道数据处理第67页
    5.2 基于在线重检测机制的驾驶员面部跟踪第67-68页
    5.3 驾驶员面部跟踪结果分析第68-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致谢第81-8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软件定义的VANET下流表用量感知的QoS路由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玻纤增强PMH技术注塑成型工艺对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