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律师制度论文

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有效性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0页
第一章 我国刑事法律援助有效性的理论分析第10-15页
    一、我国刑事法律援助有效性的概念分析第10-11页
    二、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发展历程第11-12页
    三、有效实现刑事法律援助的必要性第12-15页
        (一)防范冤假错案的要求第12-13页
        (二)实现司法公正的要求第13-15页
第二章 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现状分析及有效性评价体系第15-22页
    一、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现状分析第15-18页
        (一)立法日趋完善但有待充实第15-16页
        (二)援助经费有所增长但仍供应不足第16-17页
        (三)刑事法律援助的律师质量有待提升第17-18页
    二、我国刑事法律援助有效性的评价体系第18-22页
        (一)刑事法律援助有效性的内容第18-20页
        (二)刑事法律援助有效性的评价要素第20-22页
第三章 刑事法律援助有效性的域外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第22-27页
    一、各国研究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共同点第22-23页
    二、英国为实现刑事法律援助有效性的司法实践第23-25页
    三、对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实现有效性的启示第25-27页
第四章 对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实现有效性的相关思考第27-37页
    一、完善刑事法律援助立法体系第27-28页
        (一)将被告人有权获得律师的有效帮助写入宪法第27-28页
        (二)立法中适当扩宽刑事法律援助范围第28页
    二、提升刑事法律援助辩护质量第28-32页
        (一)强化律师权利第28-29页
        (二)提升辩护律师质量第29-30页
        (三)实现律师有效辩护第30-32页
        (四) 提高律师办理案件经费标准第32页
    三、完善案件质量监督机制第32-33页
        (一) 完善受援人投诉机制第33页
        (二)根据案件办理质量建立律师奖励机制第33页
        (三) 完善案件备份审查制度第33页
    四、建立案件救济机制第33-37页
        (一)被告人权利得到救济有利于实现法律援助有效性第34页
        (二)引入无效辩护制度作为救济制度第34-37页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41页
个人简历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贸易诉讼机构设置模式比较研究
下一篇:完善我国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