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广州建筑市场的调查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问题提出 | 第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 | 第14-19页 |
1.3.1 关于农民工就业现状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2 关于农民工就业对策的研究 | 第15-18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19-22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2章 广州市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的调查 | 第22-32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22页 |
2.1.1 农民工 | 第22页 |
2.1.2 新生代农民工 | 第22页 |
2.2 广州市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调查 | 第22-28页 |
2.2.1 样本信息 | 第22-23页 |
2.2.2 调查情况 | 第23-27页 |
2.2.3 就业现状分析 | 第27-28页 |
2.3 广州市建筑企业的用工需求调查 | 第28-32页 |
2.3.1 样本信息 | 第28-29页 |
2.3.2 调查情况 | 第29-30页 |
2.3.3 用工需求分析 | 第30-32页 |
第3章 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未来需求的预测 | 第32-40页 |
3.1 国内建筑市场分析 | 第32-34页 |
3.1.1 建筑业的市场地位 | 第32-33页 |
3.1.2 建筑市场未来的发展 | 第33-34页 |
3.2 国内建筑劳务行业分析 | 第34-36页 |
3.2.1 建筑劳务行业的现状 | 第34-35页 |
3.2.2 建筑劳务行业未来的发展 | 第35-36页 |
3.3 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未来的需求预测 | 第36-40页 |
3.3.1 需求预测的原理 | 第36-37页 |
3.3.2 需求预测的过程 | 第37-38页 |
3.3.3 需求预测的结论 | 第38-40页 |
第4章 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过程的博弈 | 第40-50页 |
4.1 博弈理论基础与可行性分析 | 第40-43页 |
4.1.1 讨价还价博弈理论基础 | 第40-42页 |
4.1.2 可行性分析 | 第42-43页 |
4.2 就业过程中三方的讨价还价博弈分析 | 第43-46页 |
4.2.1 构建模型的前提假设 | 第43-44页 |
4.2.2 构建三方讨价还价的博弈模型 | 第44-46页 |
4.3 博弈模型的策略分析与求解 | 第46-50页 |
4.3.1 模型的均衡分析 | 第47-48页 |
4.3.2 模型的均衡求解 | 第48-49页 |
4.3.3 博弈过程的结论 | 第49-50页 |
第5章 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对策的研究 | 第50-62页 |
5.1 政府视角下的对策 | 第50-54页 |
5.1.1 健全管理体系,改善就业环境 | 第50-51页 |
5.1.2 重视职业教育,提升就业能力 | 第51-52页 |
5.1.3 完善社会平台,强化就业保障 | 第52-54页 |
5.2 建筑企业视角下的对策 | 第54-57页 |
5.2.1 明确企业规划,追求持续发展 | 第54-55页 |
5.2.2 注重营销策略,稳定市场地位 | 第55-56页 |
5.2.3 加强人才管理,获取员工忠诚 | 第56-57页 |
5.3 农民工自身视角下的对策 | 第57-62页 |
5.3.1 合理自我认知,积极向上进取 | 第57-59页 |
5.3.2 端正工作态度,实现自我价值 | 第59-60页 |
5.3.3 保持技能学习,满足市场需求 | 第60-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结论成果 | 第62-6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