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集装箱船安全评价现状 | 第11-13页 |
1.2.2 FSA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集装箱装运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6页 |
2.1 集装箱特点 | 第16-17页 |
2.1.1 集装箱的定义 | 第16页 |
2.1.2 集装箱结构及分类 | 第16-17页 |
2.2 集装箱船特点 | 第17-21页 |
2.2.1 集装箱船舶结构特点 | 第17-19页 |
2.2.2 集装箱船舶营运特点 | 第19-21页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3.1 FSA方法概述 | 第21-22页 |
2.3.2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22-24页 |
2.3.3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 第24-26页 |
第3章 基于FSA的集装箱船装卸货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40页 |
3.1 集装箱船装卸货流程 | 第26-30页 |
3.1.1 集装箱船装货流程 | 第26-27页 |
3.1.2 集装箱船卸货流程 | 第27-29页 |
3.1.3 倒箱作业 | 第29-30页 |
3.2 选取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 | 第30-31页 |
3.3 集装箱船装卸货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第31-40页 |
3.3.1 集装箱船装卸货危险识别 | 第31-36页 |
3.3.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6-40页 |
第4章 集装箱船装卸货安全评价数学模型 | 第40-48页 |
4.1 集装箱船装卸货安全评价指标集 | 第40-42页 |
4.2 集装箱船装卸货安全等级界定 | 第42-43页 |
4.3 权重确定方法 | 第43页 |
4.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第43-48页 |
4.4.1 构造判断矩阵 | 第43-44页 |
4.4.2 一致性检验 | 第44-45页 |
4.4.3 确定各指标隶属度 | 第45-46页 |
4.4.4 综合评判 | 第46-48页 |
第5章 集装箱船装卸货综合评价算例 | 第48-90页 |
5.1 青岛港前湾港区集装箱码头基本介绍 | 第48-50页 |
5.1.1 青岛港概况 | 第48页 |
5.1.2 青岛港前湾港区集装箱码头概况 | 第48-49页 |
5.1.3 码头气象水文概况 | 第49-50页 |
5.2 实例分析 | 第50-83页 |
5.2.1 “中外运渤海”轮简介 | 第50-52页 |
5.2.2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52页 |
5.2.3 评价因素权重计算 | 第52-69页 |
5.2.4 指标隶属度确定 | 第69-70页 |
5.2.5 模糊算子的选择 | 第70-83页 |
5.3 “中外运渤海”轮装卸货综合评价得分 | 第83-85页 |
5.4 决策建议 | 第85-90页 |
5.4.1 对人员因素的决策建议 | 第86-87页 |
5.4.2 对船舶因素的决策建议 | 第87页 |
5.4.3 对管理因素的决策建议 | 第87-88页 |
5.4.4 对环境因素的决策建议 | 第88-9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附录A 集装箱船装卸货危险识别专家调查问卷 | 第96-106页 |
附录B 集装箱船装卸货安全因素主观隶属度调查表 | 第106-109页 |
附录C 集装箱船装卸货安全因素客观隶属度调查表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作者简介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