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沪港通政策对A+H股差价的影响--以安徽海螺水泥股份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0页
    1.4 研究框架第10-11页
    1.5 本文的创新点第11-12页
2. 文献回顾第12-21页
    2.1 市场分割理论文献回顾第12-14页
    2.2 市场分割下股票差价的文献回顾第14-17页
    2.3 国外对A+H股差价问题文献回顾第17页
    2.4 国内对A+H股差价问题文献回顾第17-21页
3 沪港通政策及相关制度背景概述第21-26页
    3.1 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概况第21-22页
        3.1.1 内地股票市场介绍第21页
        3.1.2 香港股票市场介绍第21-22页
    3.2 沪港通政策发展概述第22-23页
    3.3 沪港通政策主要内容第23-26页
4 沪港通政策对A+H股差价的作用机理第26-30页
    4.1 沪港通政策对A+H股差价影响的整体框架分析第26-27页
    4.2 沪港通政策对市场分割的影响第27-28页
    4.3 市场分割对A+H股差价的影响第28-30页
5 沪港通政策对安徽海螺水泥股份A+H股差价的影响分析第30-43页
    5.1 案例选择原因第30-31页
    5.2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简介第31-32页
    5.3 案例研究方法选择第32页
    5.4 案例分析第32-42页
        5.4.1 海螺水泥A+H股差价描述第32-34页
        5.4.2 海螺水泥A+H股差价减小的原因分析第34-37页
        5.4.3 沪港通政策的市场反应分析第37-42页
    5.5 案例总结第42-43页
6 进一步测试——基于大样本的实证检验第43-53页
    6.1 假设提出第43-45页
    6.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第45页
    6.3 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第45-48页
        6.3.1 变量的选取第45-47页
        6.3.2 模型建立第47-48页
    6.4 实证结果分析第48-53页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8页
        6.4.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第48-49页
        6.4.3 对总假设H的检验结果第49-51页
        6.4.4 对子假设H1-H4的检验结果第51-53页
7 研究结论及建议第53-55页
    7.1 研究结论第53页
    7.2 政策建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银行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防范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以A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