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的性能设计方法和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及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15-19页 |
1.3.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介绍 | 第15-17页 |
1.3.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3.3 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概述 | 第17-19页 |
1.3.4 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剪力墙结构含墙率的概念及性能设计方法 | 第21-31页 |
2.1 含墙率的定义及统计 | 第21-25页 |
2.1.1 含墙率的定义 | 第21页 |
2.1.2 剪力墙住宅的平面布置类型 | 第21-22页 |
2.1.3 实际工程中含墙率的统计 | 第22-25页 |
2.2 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原则及设计指标 | 第25-27页 |
2.2.1 剪力墙结构墙体布置原则 | 第26页 |
2.2.2 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指标及构造要求 | 第26-27页 |
2.3 剪力墙结构的性能设计方法 | 第27-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考虑含墙率的剪力墙结构小震下的弹性分析 | 第31-55页 |
3.1 某城市花园项目的小震弹性分析 | 第31-40页 |
3.1.1 结构设计参数 | 第31-34页 |
3.1.2 软件介绍及参数选取 | 第34-35页 |
3.1.3 结构性能分析 | 第35-40页 |
3.2 算例的优化布置分析 | 第40-49页 |
3.2.1 优化布置原则 | 第40页 |
3.2.2 优化布置方案的描述 | 第40-42页 |
3.2.3 弹性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42-48页 |
3.2.4 优化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3.3 六度区的算例优化布置分析 | 第49-54页 |
3.3.1 优化布置方案的描述 | 第50-52页 |
3.3.2 算例的对比分析 | 第52-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考虑含墙率的剪力墙结构大震下的弹塑性分析 | 第55-86页 |
4.1 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 第55-58页 |
4.1.1 动力方程积分方法 | 第55-56页 |
4.1.2 地震波的选取 | 第56-58页 |
4.2 结构模型的有限元模拟 | 第58-65页 |
4.2.1 构件单元的模拟 | 第59-61页 |
4.2.2 构件材料的模拟 | 第61-64页 |
4.2.3 阻尼设置 | 第64-65页 |
4.3 某城市花园项目的大震弹塑性分析 | 第65-85页 |
4.3.1 有限元模型 | 第65-67页 |
4.3.2 含墙率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 | 第67-75页 |
4.3.3 含墙率对构件性能的影响 | 第75-8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剪力墙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86-104页 |
5.1 增量动力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第86-88页 |
5.1.1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结构性能参数的确定 | 第86-87页 |
5.1.2 地震波的选择与调幅 | 第87页 |
5.1.3 增量动力分析具体分析步骤 | 第87-88页 |
5.2 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第88-90页 |
5.2.1 结构极限状态LS的确定 | 第88-89页 |
5.2.2 地震易损性曲线的概率方程 | 第89页 |
5.2.3 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具体步骤 | 第89-90页 |
5.3 算例分析 | 第90-103页 |
5.3.1 IDA曲线的绘制 | 第90-97页 |
5.3.2 不同地震强度参数的对比 | 第97-99页 |
5.3.3 易损性曲线的绘制 | 第99-101页 |
5.3.4 考虑含墙率的剪力墙结构易损性分析 | 第101-10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4-106页 |
6.1 结论 | 第104-105页 |
6.2 展望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附录 | 第114页 |